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9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纵观世界历史,我们看见两条线,一条是横线,一条是纵线。横线是从分散到整体的运动趋势,终结为人类命运的共同体;纵线是从低级到高级的社会发展,文明在发展中持续升华。

——钱乘旦主编《新世界史纲要》


(1)在下面的资料夹中选择可以作为依据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描述工业革命的进程。(要求:选取对应的资料,依据示例作答,资料可重复使用。)

【资料夹】

①17世纪,毛纺织业遇到来自印度和中国物美价廉的棉织品的竞争。1733年,英国人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的效率,引起了棉纱荒。1765年,哈格里沃(夫)斯发明了一台手摇纺纱机——珍妮纺纱机,它是人类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机器,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②英国格拉斯大学的仪器修理工瓦特研制出单项蒸汽机,1769年取得专利。1782年,他试制成双向蒸汽机。

③1785年起,蒸汽机开始应用于棉纺织厂。蒸汽机还推动了各个部门的机械化,刨床等工作母机先后被发明出来。19世纪30-40年代,一个新的工业部门——机器制造业诞生了。

④1825年英国解除机器出口限制。1830年革命后,比利时新政府立即实施修建全国铁路网的方案。除英国和比利时外,其他欧美国家在1848年后出现兴建铁路同的热潮。

⑤李鸿章于1865年在上海创办江南机器制造局,利用进口的机器,生产枪炮弹药,制造轮船。1870年12月,日本成立工部省,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并且兴建铁路。到19世纪末,日本一方面从欧美进口机械设备,另一方面已经开始向亚洲邻国出口棉纱、棉布等工业产品。

——以上资料均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近代卷》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纵、横两个方面简析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
工业革命的进程
作答示例:根据资料①②,工业革命首先爆发于英国。
23-24高三上·江苏南京·阶段练习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16~18世纪,英国在西欧国家之间的角逐中崭露头角,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机器发明首先出现在新兴的棉纺织业部门。英国早年的棉纺织品质量低劣,产量有限,国内畅销的棉布几乎全部来自印度。为了抵制竞争,在毛纺织业者的要求下,1700年国会通过议案,严禁从印度等国进口棉布。这使国内棉布价格上涨,刺激了英国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棉纺织业的机器革命是从工具革新开始的。1733年,约翰·凯伊发明飞梭,提高了织布效率,诱发了棉纱生产的创新。1735年,英国技

工约翰·怀特发明了一台包括自动纺筒和翼形纺锤的卷轴纺车,1737年这项发明获得专利。此后,各种纺纱机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马克思说这种纺车的发明标志着18世纪工业革命的开始。

——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面对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看到了中国在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方面大大落后于西方,他们继承了鸦片战争时期“经世派”代表人物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的思想,并且极力把这一思想主张付诸实践。洋务运动的范围相当广泛,包括编练新式海军和陆军、制造枪炮船舰、建立外交机构、兴办近代工矿交通企业、设立学堂、派遣留学生等。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洋务派对西方国家认识的逐步加深,洋务运动的重点也。

发生了变化。大体说来,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运动以“自强”为主要目标,即主旨是适应战争和军事的需要,把重点放在训练新式军队和建设军事工业上。19世纪七八十年代,洋务派在继续“自强”活动的同时,又提出了“求富”的主张,强调兴办近代民用企业。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在古老的中国开了近代工业的先河。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其兴起的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工业革命相比,近代中国工业化开端的不同之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16~18世纪,英国在西欧国家之间的角逐中崭露头角,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机器发明首先出现在新兴的棉纺织业部门。英国早年的棉纺织品质量低劣,产量有限﹐国内畅销的棉布几乎全部来自印度。为了抵制竞争,在毛纺织业者的要求下,1700年国会通过议案,严禁从印度等国进口棉布。这使国内棉布价格上涨﹐刺激了英国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棉纺织业的机器革命是从工具革新开始的。1733年,约翰·凯伊发明飞梭,提高了织布效率,诱发了棉纱生产的创新。1735年,英国技工约翰·怀特发明了一台包括自动纺筒和翼形纺锤的卷轴纺车,1737年这项发明获得专利。此后,各种纺纱机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马克思说这种纺车的发明标志着18世纪工业革命的开始。

—--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面对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看到了中国在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方面大大落后于西方,他们继承了鸦片战争时期“经世派”代表人物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的思想,并且极力把这一思想主张付诸实践。洋务运动的范围相当广泛,包括编练新式海军和陆军、制造枪炮船舰、建立外交机构、兴办近代工矿交通企业,设立学堂,派遣留学生等。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洋务派对西方国家认识的逐步加深,洋务运动的重点也发生了变化。大体说来,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运动以“自强”为主要目标,即主旨是适应战争和军事的需要,把重点放在训练新式军队和建设军事工业上。19世纪七八十年代,洋务派在继续“自强”活动的同时,又提出了“求富”的主张,强调兴办近代民用企业。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在古老的中国开了近代工业的先河。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工业革命相比,近代中国工业化开端的不同之处,并简评其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16~18世纪,英国在西欧国家之间的角逐中崭露头角,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机器发明首先出现在新兴的棉纺织业部门。英国早年的棉纺织品质量低劣,产量有限,国内畅销的棉布几乎全部来自印度。为了抵制竞争,在毛纺织业者的要求下,1700年国会通过议案,严禁从印度等国进口棉布。这使国内棉布价格上涨,刺激了英国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棉纺织业的机器革命是从工具革新开始的。1733年,约翰·凯伊发明飞梭,提高了织布效率,诱发了棉纱生产的创新。1735年,英国技工约翰·怀特发明了一台包括自动纺筒和翼形纺锤的卷轴纺车,1737年这项发明获得专利。此后,各种纺纱机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马克思说这种纺车的发明标志着18世纪工业革命的开始。

——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面对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看到了中国在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方面大大落后于西方,他们继承了鸦片战争时期“经世派”代表人物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的思想,并且极力把这一思想主张付诸实践。洋务运动的范围相当广泛,包括编练新式海军和陆军、制造枪炮船舰、建立外交机构、兴办近代工矿交通企业、设立学堂、派遣留学生等。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洋务派对西方国家认识的逐步加深,洋务运动的重点也发生了变化。大体说来,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运动以“自强”为主要目标,即主旨是适应战争和军事的需要,把重点放在训练新式军队和建设军事工业上。19世纪七八十年代,洋务派在继续“自强”活动的同时,又提出了“求富”的主张,强调兴办近代民用企业。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在古老的中国开了近代工业的先河。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人类都离不开能源,能源的利用已经成为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

(1)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被用作能源的主要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被用作能源的主要是与。
(2)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两次工业革命有那些革命性的发明?这些发明产生了那些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工业革命相比,近代中国工业化开端的不同之处。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