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5 组卷116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拉丁语最早只是古罗马拉丁姆地区的方言口语,且没有书面形式。随着罗马帝国版图扩张以后,拉丁语也随之传播到被征服地区,并在这些地区作为通用语流行起来。公元4世纪,作为帝国名义上的官方语言,拉丁语也由此开始进入基督教教会。在此后的1000多年里,拉丁语的功能发生了重要变化,揭示了早期国际通用语的形成演变过程。罗马统治者通过军事征服的方式扩展疆土,将其语言也带到被征服地区,拉丁语作为行政通用语便成为理所当然之选。随着帝国版图的扩展,拉丁语的影响逐步延伸到更高的文化层面,成为宗教领域、科技和学术领域的通用语。文化的传承具有延续性,即便罗马帝国灭亡了,拉丁语的通用语地位仍得以保留下来。

材料二   16世纪初,英语仍然只是英伦三岛的语言。1588年,英国海军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正式开启全球扩张模式,英语也随之被带到世界各地。1600年,英国因贸易需求成立东印度公司。1607年,英国在北美建立第一个永久定居点——詹姆士城。1788年,英国在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建立殖民点。1840年,英国占领新西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英国的殖民扩张史就是英语的全球传播史。在上述这些地区,英语逐渐稳定下来并发展出多种变体。截至19世纪末,英国的殖民地覆盖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及土地,标志着英语已经从英伦三岛走向世界,成为一种“日不落的语言”。

——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亚蓝、刘海涛《国际通用语的发展演变特点与模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拉丁语成为国际通用语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拉丁语和英语成为国际通用语的相同之处。
23-24高三上·辽宁·阶段练习
知识点: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拉丁语最早只是古罗马拉丁姆地区的方言口语,且没有书面形式。随着罗马帝国版图扩张以后,拉丁语也随之传播到被征服地区,并在这些地区作为通用语流行起来。公元4世纪,作为帝国名义上的官方语言,拉丁语也由此开始进入基督教教会。在此后的1000多年里,拉丁语的功能发生了重要变化,揭示了早期国际通用语的形成演变过程。罗马统治者通过军事征服的方式扩展疆土,将其语言也带到被征服地区,拉丁语作为行政通用语便成为理所当然之选。随着帝国版图的扩展,拉丁语的影响逐步延伸到更高的文化层面,成为宗教领域、科技和学术领域的通用语。

文化的传承具有延续性,即便罗马帝国灭亡了,拉丁语的通用语地位仍得以保留下来。

——摘编自王亚蓝、刘海涛《国际通用语的发展演变特点与模式》

材料二   19世纪初,巴西里约热内卢及其他沿海殖民城市已成为葡语的传播中心,葡语开始成为殖民地通用语言。1822年巴西脱离葡萄牙殖民统治后,继续沿用葡语的官方语言命名。1889年巴西第一共和国成立,面对来自葡萄牙以外国家的移民不断增多,巴西政府仍然推行单语政策,继续对新移民实行语言同化政策。20世纪中期,巴西开始与葡语国家进行葡语语言本体改革,同时保护境内其他族群的语言权利。在葡语正字法改革之前,葡语一直有两种不同的书写变体,即欧洲葡语(包括非洲葡语)和巴西葡语。欧洲葡语和巴西葡语在语汇、发音及语法方面存在区别。1943年,巴西和葡萄牙双方同意开展正字法改革,并将正字法进一步推广到非洲葡语国家,通过学校教育实现葡语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摘编自陈道彬《巴西语言政策的衍变与探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拉丁语成为国际通用语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巴西语言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语言与文明演进】

材料一   公元前8世纪,罗马人仿照希腊语字母创制了拉丁字母。随后,统治者对地中海沿岸地区开展了长达数个世纪的军事征服。帝国版图扩张以后,拉丁语也随之传播到被征服地区。公元4世纪,《米兰敕令》,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同时,神学家哲罗姆将希腊语本的《圣经》翻译成拉丁语,该译本奠定了拉丁语作为中世纪欧洲宗教语言的权威地位。经过1000多年的积淀,欧洲构建了一个以拉丁语为主要媒介语的知识网络。1416世纪人文主义学者试图要复兴的文化涉及大量希腊语和拉丁语作品。因此,文艺复兴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拉丁语复兴。15世纪早期,西欧的民族国家诞生后,法语、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等民族语言成为身份认同的象征。16世纪德国的马丁·路德主张使用德语举行宗教仪式。他还将《圣经》由拉丁语翻译为德语。此期,英国爱德华六世甚至宣布宗教仪式必须“要以英国人民自己的语言来进行”。

材料二   16世纪初,英语仍然只是英伦三岛的语言。1588年,英国海军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正式开启全球扩张模式。截至19世纪末,英国的殖民地覆盖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及土地,标志着英语已经从英伦三岛走向世界,成为一种“日不落的语言”。一战后,法国代表应英美双方的强烈要求,不得不接受在签署条约时也同时使用英语。二战后,在美国的主导下,英语进一步巩固了其外交语言的地位。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亚蓝、刘海涛《国际通用语的发展演变特点与模式》

(1)根据材料一,指出拉丁语成为国际通用语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拉丁语和英语成为国际通用语的不同之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雅利安人最初定居在印度河上游的五河流域。《梨俱吠陀》的大部分赞歌就是在个地区编成的,编成年代上限大约在公元前1200年。以后他们又向恒河流域发展,进扩张到南印度的部分地区。他们进入这些地区后,原始的部落组织逐渐解体,出现部联盟。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代初期,伴随铁器的出现,雅利安人的少数先进部落开始渡到国家。至公元前6世纪,形成20多个小国,进入印度次大陆历史上的列国时代。利安人扩展过程中,当地居民或被征服,或被驱散,雅利安人成为古代印度次大陆上主要居民。

——周明博《全球通史

材料二   拉美文化的基本结构是在独特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随着西欧移民成为拉美的主居民而形成了以西欧文化为主体的结构。无可否定,虽然在殖民地时期许多西欧殖民及其后裔在美洲社会与自然环境中生活,并同其他种族居民杂居在一起,从而很快地有了不同于欧洲本土居民的特点,但是由于他们在语言、文字、宗教、习俗等方面仍欧洲基本上保持一致,所以拉美与西欧在文化上仍保持一种特别密切的关系。

——祝令建《世界文化概论》

材料三   新加坡社会具有高度的异质性,缺乏社会向心力所需要的同质性因素。英国占领加坡后,不追求同化当地民众。为了开发新加坡,英国殖民当局把新加坡定为自由港建立了自己的运行机制和制度,实行总督制,并从东南亚地区招揽大量劳动力。华侨1830年占总人口的30%到1860年超过65%。它还一直都是东南亚移民的中转站,人口动性较大。

——摘编自郑维川《新加坡治国之道》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利安人进入印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区域历史文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拉美文化形成“以西欧文化为主体结构”的历史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近现代世界范围内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共同因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