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14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宋时期已有鱼鳞图册。顾炎武称赞道:“人虽变迁不一,田则一定不移,是之谓以田为母,以人为子,子依乎母,而的的可据,纵欲诡寄埋没,而不可得也。此鱼鳞图之制然也。”通过鱼鳞图,政府能较为有效地掌握土地流动和人户占有的状况。不过鱼鳞图的局限性亦不容忽视。历史上每一次攒造的鱼鳞图册都只是某一时间点土地田产状况的静态记录,而实际上田产随着日常土地交易不断在发生变化。土地登记信息的变动,致使原有鱼鳞图需要重新绘制。官府赋予相关田块新的登记编号,结果编号数字越来越大。除编号外,土名、亩步、四至、田税等信息也需一同调整。

——摘编自戴建国《南宋中后期的土地清查和地籍攒造》

材料二   鱼鳞总图是总括土地丘块的地形图,史籍一般称“鱼鳞图”。鱼鳞分图绘制独立地块的地形。鱼鳞图册分为总图和分图是今人所创概念体系,史籍未见“鱼鳞总图”和“鱼鳞分图”之名。王毓铨等人指出,“"鱼鳞图册,乃鱼鳞总图和清册的统称”。“清册”即装订成册的鱼鳞分图,登记业户独立的土地丘块。


      

——摘编自汪庆元《明清鱼鳞总图汇考——以徽州鱼鳞图册为中心》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鱼鳞图册的优缺点,分析鱼鳞图册存在局限性的原因。
(2)材料二中的两幅图是总图还是分图?绘制这种图有何意义?
2023·江苏·模拟预测
知识点:宋元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土地买卖需要立契据。经官方收税盖印的,谓之“红契”,有法律效力:否则谓之“白契”,不能生效。经办此事的官方大都为各地县衙。登记税契后,土地所有人保有地契,县衡则绘制土地册籍,这类地图看上去如密密麻麻的鱼鳞,又称“鱼鳞册”,作为收取赋税的凭据。延续到近代,官方发放的土地契证名目繁多,上注有某保、某区、莱图、菜圩和某号,面积、亩分和执业人姓名,规格式样也不统一。由于丈量不精确,土地的四至往往含混不清,原业主成为逃税而少报面积,出现“单小地大”:或勾结地保,多报亩分,以侵占他人土地,造成“单大地小”,实际地亩与契纸常常不符。

——摘编自陈忠海《中国古代的房地产税》

材料二1847年,一种全新的土地契证在中国诞生,即所谓“道契”。道契是中国官方为外国人永租土地而制作的一种特殊土地契证,因为此证只能由海关道有权制发,所以俗称“道契”。道契的规范性和权威性远胜于中国传统的土地产权凭证“田单”。道契的发放要经过外国领事馆和中国上海道台衙门,分上中下三契,上契(西文)由外国领事馆留存,中契(中文)由上海道台衙门留存,下契(西文)归租地洋商执有。每次交易都会在契上注明,如有分拆、合并等情况则另立新契。道契有高度的规范性和权威性。

——摘编自王志安《近代道契的发展历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土地买卖的突出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土地关系变动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变革

名称时间主要内容
相地而哀征春秋时期齐国根据土地的数量和质量征税
初税亩春秋时期鲁国按亩收税
编户制度两汉编户齐民须向国家缴纳田租、人口税、更赋并服徭役和兵役等
租庸调制隋、唐前期受田农民除缴纳租调外,可以庸代役即以实物税代替劳役税
两税法唐中期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一年分夏秋两次纳税
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北宋包括地主官僚在内、不服役的都要交免役钱;重新丈量土地,按亩纳税
一条鞭法明朝赋役、差役合并,征收货币
摊丁入亩清朝把丁税平均摊入田亩中,征收统一的赋税地丁银

——摘编自刘望成何秋云《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变革》

材料二   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商朝时期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该制度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趋枯竭,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人丁税与户籍相分离。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摘编自江立华《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演变的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影响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和户籍制度演变的共同因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