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填空题 较易0.85 引用1 组卷11
中国共产党争取民主革命胜利的准备
(1)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①内容:1947年夏,中共中央制定《_______》,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制度。
②意义:亿万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了解放,积极支援_______,成为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2)战略进攻: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_______,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3)战略决战: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辽沈、_______、平津三大战役,解放军基本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4)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①时间、地点:1949年春,河北平山_______
②内容:提出了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基本方针;党的_______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提出了革命胜利后党在各方面的基本政策;提出了“两个务必”。
(5)北平和谈:1949年4月,以_______为首席代表的中共代表团和以_______为首席代表的国民党南京政府代表团在北平谈判,但谈判最终破裂。
23-24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知识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过程
(1)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①过程:1947年夏,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制度的《____》。各解放区掀起土地改革群众运动。
②影响:使亿万农民在____上、____上获得了解放。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障。
(2)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突破黄河天险,千里跃进____,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武汉,揭开____的序幕。
(3)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决战
时间战役军队结果整体意义
____
9月至11月
____战役东北野战军东北全境解放。人民解放军从此在数量上取得对国民党军队的优势三大战役是国共两党的____,基本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948年11
月至1949
年1月
淮海战役____野战军和____野战军南线国民党军队的精锐主力已被消灭,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获得解放
1948年11
月至1949
年1月
____战役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二、第三兵团基本解放华北全境

(4)召开七届二中全会
①时间、地点:1949年春,河北西柏坡。
②内容: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基本方针,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____,提出了革命胜利后党在各方面的基本政策。
(5)北平和平谈判
①背景:经过三大战役,国民党在____的军事力量已全线崩溃。
②举行:1949年4月,以周恩来为首席代表的中共代表团和以____为首席代表的国民党南京政府代表团,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
③结果:国民党最终拒绝在双方代表达成的《____》上签字,谈判破裂。
(6)渡江战役: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分三路发起____,迅速突破长江防线。
(7)解放南京: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统治中心____,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的统治覆灭,中华民国时期结束。
全面内战的爆发过程:
(1)战略防御阶段(1946.6-1947.7):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中原解放区)粉碎重点进攻________(孟良崮战役)和________解放区(青化砭战役、沙家店战役);
(2)战略反攻阶段(1947年6月—1948年秋):1947年夏,中国共产党颁布《________》,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________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土地改革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保障。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________,拉开了反攻的序幕。
(3)战略决战阶段(1948.9——1949.1):①辽沈、________________三大战役,基本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②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5年春在河北平山________召开,提出了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基本方针,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________转移到________,提出了革命胜利后党在各方面的基本政策,告诫共产党人务必保持________________、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4)胜利:①国共和谈: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被迫宣布下野,________代理国民党政府总统。在________的要求下,国共双方恢复和谈。4月,国共双方代表达成《________》最后修正案,但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国共和谈破裂。
②1949年4月21日,________战役,4月23日,________解放,标志着国民党政权被推翻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