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3
[抗日战争与根据地廉政建设]

材料全国抗战爆发后,国民党虽然实现了向抗日转向,但是其政治腐败、官员腐化问题仍然难以遏制,成为了实现凝聚全民族抗日力量的一个严重障碍。1937年中共召开洛川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郑重提出铲除贪官污吏,建立廉洁政治,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及其他根据地先施行,然后再按照民主政体要求,逐步改造国民党这个专制政体,最终建立民主廉洁政府的目标。

20世纪4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坚定地推行了“精兵简政”政策,巩固和发展抗日民主,降低行政成本。在思想界,全党开展整风运动,强调改进干部作风要特别注重克服“发财思想,贪污腐化思想”,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中国共产党在党内大力倡导模范践廉,在政权建设上注重制度约束,通过加强财经审计监督,颁布《惩治贪污暂行条例》等法律文件,扩大监督主体,形成各级参议会监督、群众监督、政府机关内部监督等监督体系等措施,完善廉洁政府的制度保障。在延安时期,对廉洁政府的构建在中国共产党政权建设史上写下了极其重要的一页。

——摘编自魏继坤《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根据地廉政建设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中国共产党开展根据地廉政建设的意义。
23-24高三上·湖北武汉·开学考试
知识点:敌后战场的抗战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选官以法律形式规定:“凡为吏之道,必清洁正直”;汉代察举制度中最重要的一科即为“孝廉科”;自隋朝以来的科举制度中也有“孝悌廉让”一科,录用的官吏讲求“清廉守节”。从秦到清,历代政府在考核官吏时都会把清廉与否作为考核原则之一,清廉者重赐嘉奖,贪赃枉法者则严惩不贷。历代还推行御史制度,对中央和各级官吏实施监督,弹劾国家机关中官吏违犯朝廷纲纪法度的行为。历朝历代都制定了严厉的法律惩罚贪官污吏,其中明代最严重的刑罚——剥皮实草就是用来对付贪官的。同时,中国古代很多朝代都非常重视官吏的待遇,认为优厚的俸禄可以使官吏廉洁奉公。

——摘编自韩兆坤《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建设》

材料二   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召开洛川会议,会议制定并通过了著名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其中第四条“改革政治机构”提出“实行地方自治,铲除贪官污吏,建立廉洁政府”。 同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条例草案,厉行廉洁政治、建立廉洁政府,严惩贪污腐化。1941年5月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开宗明义提出“厉行廉洁政治”“共产党员有犯法者从重治罪”,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成为全民族抗战时期廉政、守纪的楷模与典范。

材料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国家机关,必须厉行廉洁的、朴素的、为人民服务的革命工作作风,严惩贪污,禁止浪费,反对脱离人民群众的官僚主义作风。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决定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人民监察委员会。1950年开始,党中央开展整风运动、三反和五反运动、整党运动等,刘青山、张子善两位高级领导干部,因严重贪污等被公审处决。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百年历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廉政制度建设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开展廉政建设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初期党风建设的作用,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廉政建设的认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选官以法律形式规定:“凡为吏之道,必清洁正直”;汉代察举制度中最重要的一科即为“孝廉科”;自隋朝以来的科举制度中也有“孝悌廉让”一科,录用的官吏讲求“清廉守节”。从秦到清,历代政府在考核官吏时都会把清廉与否作为考核原则之一、清廉者重赐嘉奖,贪赃枉法者则严惩不贷。历代还推行御史制度,对中央和各级官吏实施监督,弹劾国家机关中官吏违犯朝廷纲纪法度的行为。历朝历代都制定了严厉的法律惩罚贪官污吏,其中明代最严重的刑罚——剥皮实草就是用来对付贪官的。同时,中国古代很多朝代都非常重视官吏的待遇,认为优厚的俸禄可以使官吏廉洁奉公。

——摘编自韩兆坤《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建设》

材料二   19378月,中国共产党召开洛川会议,会议制定并通过了著名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其中第四条“改革政治机构”提出“实行地方自治,铲除贪官污吏,建立廉洁政府”。同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条例草案,厉行廉洁政治、建立廉洁政府,严惩贪污腐化。19415月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开宗明义提出“厉行廉洁政治”“共产党员有犯法者从重治罪”,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成为全民族抗战时期廉政、守纪的楷模与典范。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百年历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廉政制度建设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开展廉政建设的背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9年,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的原则,把思想政治教育上升到确保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的高度上予以重视。中央苏区还特别注意加强对党员进行纪律教育,增强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党纪的觉悟。当时的苏维埃政府建立了代表会议制度、巡视制度、检察制度,健全了苏维埃的民主制度。在经济体制方面,苏维埃政府建立了统一的预决算制度、会计制度、审计制度、国库制度,使各项经济工作得以规范有序地开展。中央苏区在开展廉政建设的过程中,把党中央、政府、法律条文、新闻媒体、人民群众共同纳入其中,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体系。

——摘编自曹京燕、雷远卓《中央苏区廉政建设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材料二   在解放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就转发了《晋冀鲁豫中央局关于新解放区城市政策和群众工作的指示》,对入城之后的工作作了严格的规定,规范了解放军的入城活动,加强了军队的纪律建设。1947年冬季,与土地改革相结合,解放区开展整党和整军运动。整党和整军运动的顺利开展,保证了党内的纯洁政治生态,提高了全党和全军的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为党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力量支持。为了加强党内廉政建设,中国共产党设置了监察机构,不断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严防不良作风的腐化。还颁布了一系列监察法律法规,为党肃清不良风气提供了法律保障。东北行政委员会、晋冀鲁豫边区、苏北解放区等多个解放区分别出台了《东北解放区惩治贪污暂行条例》《晋冀鲁豫边区惩治贪污条例》和《苏北区奖励节约惩治贪污暂行条例》,对贪污腐败行为的惩处进行了具体的规定。

——摘编自刘静《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廉政建设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央苏区廉政建设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解放战争时期党的廉政建设举措。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央苏区和解放区党的廉政建设经验。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