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汉)武帝重用内朝尚书,夺宰相权。下逮(南朝时)宋、齐,尚书、中书、侍中三者皆为辅臣。唐代中央最高机关,依然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但他们现在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古代的宰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史料二   废丞相、罢中书省,是明初政治体制的一个重大变革……经过以上创制,明朝的国家体制形成了以下格局:“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这里的朝廷就是皇帝,不同于宋朝皇帝加宰执等于朝廷的政治概念。

——摘编自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1)根据史料一,指出汉代、魏晋、唐朝中枢机构的演变,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代封建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的基本策略。
(2)根据史料二,指出明朝政治制度的创新,并阐述这一创新与社会转型之间的内在关联。
23-24高二上·山东·课前预习
知识点: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重用内朝尚书,夺宰相权。下逮(南朝时)宋、齐,尚书、中书、侍中三者皆为辅臣。唐代中央最高机关,依然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但他们现在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古代的宰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宋代的中央机构,临摹了唐代的框架,虽有三省,但已名存实亡,取而代之的是二府三司的中央行政中枢体制,即中书门下掌行政事务,军政归枢密院,财政归三司,中枢与枢密院持文武两柄,号二府二府三司各有分工、相对独立,惟皇命是从,理论上互不统属。此外还设有台谏系统,台谏乃御史台和谏院的合称,随着台谏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官制改革,取消了纠绳天子之权,台谏转而规谏宰相违失

                                                                           ——摘编自李艳《宋代中枢机构的构成及其制约机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至宋代中枢机构演变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中枢机构的特点。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中枢权力的演变趋势。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