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4 引用2 组卷27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宣布:“人是生而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某些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妨害了这种目的时,人民有权利去改变它,或者废除它。”在《独立宣言》的激励下,美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英国殖民统治者。1787年制宪会议在临时首都费城召开。参加制宪会议的55名代表都是有产者,其中奴隶主15人,没有劳动人民的代表。经过3个多月的激烈争论,北部工商业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奴隶主达成妥协,共同制订出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规定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而互相制约。但没有制订有关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的条款,宪法第六条也规定本宪法实施之前的债务,将继续有效。

在宪法制订前美国许多州法都明确规定人权条款。而美国1787年宪法却没有这样做,引起社会广泛不满,不少城市举行了一系列的集会和抗议活动。1789年7月法国爆发大革命,极大地震撼了美国,美国国会于1789年9月通过麦迪逊提出的宪法第一条修正案。这个被称为“人权修正案”的法案规定了以下内容:人民有宗教信仰自由,有言论、集会、出版、请愿等权利。还规定不得任意侵犯人民的生命、自由和财产。

——摘编自张大华《美国人权状况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独立宣言》与1787年宪法在人权方面的不同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89年美国宪法修正案产生的历史背景及意义。
2014·陕西·一模
知识点: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1)“光荣革命”后创造了一种什么完美的政治设计?这种政治设计是如何有效控制“控制者”的?
材料二 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宣布:“人是生而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某些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妨害了这种目的时,人民有权利去改变它,或者废除它。”在《独立宣言》的激励下,美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英国殖民统治者。1787年制宪会议在临时首都费城召开。参加制宪会议的55名代表都是有产者,其中奴隶主15人,没有劳动人民的代表。经过3个多月的激烈争论,北部工商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奴隶主达成妥协,共同制订出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规定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而互相制约。但没有制订有关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的条款,宪法第六条也规定本宪法实施之前的债务,将继续有效。
——摘编自张大华《美国人权状况的历史考察》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独立宣言》与1787年宪法在人权方面的不同及其原因。
材料三 18世纪以来,欧洲人越来越认识到“真正的民主”指的是自由、平等、博爱,“民主”就是公民对政策的有效控制,建立起负责任的政府。正如卢梭所言,“如果国家,或者说城邦,其生命全在于它的成员的结合,并且如果它最主要的关怀就是要保证其所有成员表达公意,它必须有一种普遍的强制性的力量,以便按照最有利于全体成员的方式来推动并安排各个部分。正如自然或者说上帝赋予了每个人以支配自己各部分肢体的绝对权力一样,社会民主必须忠实地履行公民赋予政府的权力,并保障它受到人民制约和内部制约。”
——(美)塞缪尔·亨廷顿《20世纪的民主化浪潮》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8世纪以来的法国对“真正的民主”的实践。
材料四 我们要竭尽自由人的义务,应当享受自由人的权利。我们要求普遍选举。为了避免富者利诱、有权有势者威胁等弊端,应当实行秘密投票……我们要求国会每年改选……普遍选举必能、也唯有它才能给国家带来真正的持久的和平,我们坚信它会带来繁荣。
——1843年英国《全国请愿书》
所以夺取政权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伟大使命。工人们似乎已经了解到这一点,因为运动已在英、法、意、德等八国同时活跃起来,并且同时采取了从政治上改组工人政党的步骤。
——《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
(4)依据1843年英国《全国请愿书》说明欧洲无产阶级的斗争目标。《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反映了欧洲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目标有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国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 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与欧洲启蒙思想家在思想主张方面有何相同点?如何理解“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从经济的角度指出出现这种不同状况的原因。
材料二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他们的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变成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
——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
(2)材料二体现出哪些民主思想?如何理解马克思称《独立宣言》为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中华民国之宪法.由国会制定”。
(3)从社会近代化的角度指出《临时约法》的进步意义。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本身和当时国内外的其他条件,分析《临时约法》未能得以实施的原因。
(4)从政治文明的角度,指出17—20世纪初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
人类社会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推进了人权事业的进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伯里克利改革将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这场改革确立了古希腊最早的一些人权原则:伯里克利提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他认为,国家的政治生活应当是自由的,他特别重视言论自由的价值,认为言论自由对于公共事业只有好处。他还主张法律对所有的人都同样地公正。

——摘编自郑杭生、谷春德《人权史话》

材料二   由于1787年宪法没有具体规定人权的条款,不少城市举行了一系列的集会和抗议活动来表达他们的不满。美国国会不得不于1789年通过了宪法10条修正案——即《人权法案》,确认了人民有信仰自由,有言论、出版、集会、请愿等权利;人身及财产不可侵犯的权利;未经正当法律手续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但“人民”是要受到财产、年龄、性别、居住期限、教育程度限制的。当时美国人口约有350万,拥有财产或纳税的白人成年男子只有12万。在独立战争前占白人人口60~77%的契约奴,他们实际上没有选举权。黑人、印第安人、妇女都没有选举权。

——摘编自朱马杰《美国人权实践的历史见证》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开创了中国人权发展的新纪元……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依法得到维护和保障……目前,中国有99.97%的18岁以上的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占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人大常设专门委员会委员的30%和21.9%……1999年度完成村委会选举的省份,农民的参选率绝大部分在90%以上,最低的也在85%以上……中国依法保障公民享有广泛的基本自由和权利……少数民族人民同汉族人民一样成为国家的主人。

——摘编自人民网《中国人权发展50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伯里克利改革确立了哪些人权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列举一例“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国会通过《人权法案》的直接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人权发展新纪元开始于何时。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对我国人权发展的促进作用。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