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论述题 适中0.65 引用4 组卷203
阅读材料,同答问题。

材料一   

   

                            1763年西方崛起时的世界

——【关】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500年至1763年的近代初期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比较关键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直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这些世纪中发展起来的某些全球性的关系自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更加紧密起来。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提取材料一中的信息,谈谈你对材料二观点的理解。
22-23高一下·山东济南·期末
知识点:全球航路的开辟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1500年至1763年的近代初期是一个关键期,在这个时期,欧洲人的地理大发现揭示了新大陆的存在,从而预示了世界历史全球阶段的来临。因此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人们的视野变了,真正的地球的形状首次被绘制,人类种族,动物和植物的全球性扩散开始了,不过与亚洲的贸易比不上美洲,一方面是欧洲纺织行业反对从亚洲各国进口棉织品,另一方面欧洲仍然难以找到能在亚洲市场上出售的物品。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全球通史》

材料二   迄今为止,我们可以观察到两轮大的全球化浪潮,一轮是从19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另一轮自冷战结束延续至今。第二轮全球化是在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发生的。随着冷战的结束,发展成为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愿望,世界经济正在从以国家为主导转向以市场为主导。以经济和科技竞争为中心的和平竞争、企业竞争取代了武力冲突、国家对抗,矛盾和利益冲突也更多地采取谈判、磋商和协调的解决方式。这使得世界经济形成了一种开放的体系,各国之间形成了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利益格局,客观上为发展中国家发展民族经济创造了和平稳定的环境。

——摘录方勇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经验》


(1)依据材料一,概括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轮全球化浪潮的不同之处,并分析中国在第二轮全球化浪潮中得以崛起的因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