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填空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63
科举制: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1)产生:隋文帝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2)发展:①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②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创立殿试制度;③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科目,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④宋朝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⑤明朝八股取士,禁锢了思想。⑥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约1300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3)特点:分科考试、以才选官、自由报考、公平竞争
(4)影响:
积极①科举制________,扩大了封建政权的________,有利于________
②通过________
________,保证________,提高官员的________,成为________
④使出身________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________
⑤后被________
⑥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________,扩大了________,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________,同时也推动了________,促进________________
消极①考试科目及内容以儒学经义为范畴,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发展成八股取士,________
________
23-24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知识点: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隋唐科举制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选必1)
(1)背景:东汉末年政治和社会秩序大乱,________控制地方选人权。
(2)开始:220年,魏王________推行九品中正制。
(3)内容: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将州、郡士人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资品的________,由吏部授官。
(4)标准:从初创时期的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演变为________时期主要看重家世。
(5)影响:将________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科举制
(1)背景:南北朝以来,________地主势力上升。
(2)创立
①隋朝建立后,开始采用________的方式选拔官员。
②隋炀帝时,始建________,科举制度形成。
(3)发展
①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________为主。
②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________
③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4)特点:________选拔人才。
(5)内容:分为制举和________。制举是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常举每年举行,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考试合格,还需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任官。
(6)影响: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________,加强了中央集权。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