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4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雅典城邦的儿童七岁前由家庭负责教,包括学习唱歌、神话故事、儿童游戏,以及礼貌习惯等。男孩七岁开始入校学习,女孩则不能进校。学校由私人设立,包括文法学校、音乐学校和体操学校。 国家虽然没有指定具体课程,但有控制或监督教育的权力。当时法律规定了父亲负责送儿入学的义务,还规定了学日的长短,并指定官员监督学校工作。雅典青年到十八岁时,要参加为期二年的军事训练。希波战争前,军事训练带有强制性。希波战争胜利后,纯粹是为了发展体质并与军事训练相结合的体育教育衰落了,雅典青年们逐渐热衷于智者和修辞学教师所投的课程,以满足日益被强化的民主意向。

——据李晓玲《论伯里克利立法时代的雅典教育》

材料二   中古时期,欧洲国王同地方封建贵族长期存在斗争,国王往往支持大学的兴建与发展。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就在1224年建立了那不勒斯大学。中古时期,基督教的僧侣们垄断知识与教育,蒙彼利埃大学成立于 1289年,大学资格由教皇尼古拉四世亲自授予。教皇利用大学研究基督教授义,培养神职人员,当时几乎每一所大学都有神学学科。13世纪起,大的商业城市已经认识到创办城市大学的优势。城市大学能够培养工商业阶层所需要的法律人才,以及提供为王权服务的文职人员。这些都能提升所在城市在当时欧洲社会的地位。

——据王辉《欧洲中世纪大学产生的根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雅典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中世纪大学兴起的原因。
22-23高一下·四川凉山·期末
知识点:古代希腊文明王权的加强中世纪城市自治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基督教是罗马帝国对巴勒斯坦地区当地民族高压统治的产物。基督教一开始就反对罗马的统治,仇视富人,号召教徒过清贫的生活。基督教诞生后的前三百年里,遭受了罗马帝国多次镇压。随着基督教的发展和一些奴隶主贵族、富人和军官的加入,基督教在教义上、组织上和仪式上变得复杂起来;罗马帝国统治阶级内部也有一部分人逐渐认识到基督教对争取民众和加强统治的重要性。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392年,狄奥多西一世颁布法律,规定基督教为罗马帝国唯一合法的宗教(即罗马国教)。

材料二   中世纪初期,教会是唯一设有学校的地方。教育目的是为宗教神学服务,培养对上帝度诚、忠于教权的教士。《圣经》成为学校唯一的教科书。骑士们则在宫廷和贵族家里接受军事战术训练和礼法教育,以此成为能够维护封建主利益的强悍军人。1213世纪,随着城市的兴起和商业的发展,行会学校,商人子弟学校出现了。这类学校注重本族语和计算的教学,着重学习生产和业务知识,为本行业培养人才。后来这类学校合并成城市学校,并逐渐促成了以巴黎大学为代表的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城市学校和大学的陆续出现,反映了萌芽时期资本主义生产的需要,打破了教会对学校的垄断,对欧洲文化的普及起到推动作用,并为文艺复兴运动准备了条件。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马世力、陈光裕《一本书读懂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性质的变化及其发生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世纪教会学校和城市学校的不同历史作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初期,教会是唯一设有学校的地方。教育目的是为宗教神学服务,培养对上帝虔诚、忠于 教权的教士。《圣经》成为学校唯一的教科书。骑士们则在宫廷和贵族家里接受军事战术训练和礼法 教育,以此成为能够维护封建主利益的强悍军人。12~13世纪,随着城市的兴起和商业的发展,行会 学校、商人子弟学校出现了。这类学校注重本族语言和计算的教学,着重学习生产和业务知识,为本 行业培养人才。后来这类学校合并成城市学校,并逐渐促成了以巴黎大学为代表的中世纪大学的 产生。

——摘编自马世力陈光裕《一本书读懂世界史》

材料二   1869年,中美《蒲安臣条约》规定:中国人欲入美国大小官学学习,需照所有最优国之人民一体优 待。在容闳等人的促推下,清政府开始举办幼童留美计划。1872~1875年,120名学生赴美留学,由 清政府承担费用,设“幼童出洋肆业局”进行管理。学生在学习数学、天文、生物、化学、机械、采矿和土 木工程等的同时,由随行出国的汉文教习“课以中国文义,俾识立身大节”。19世纪80年代,美国掀 起排华浪潮,加之清廷惧怕学生“西化”,留美幼童被迫中断学业、提前撤回,仅两人大学毕业。

20世纪初,曾为留美幼童的梁诚担任驻美公使,发现美方损失远小于庚子赔款所得,因此提出退 款,并用于开设学堂、兴办教育,得到美国总统与国会的认同。1909年,游美学务处成立,负责考选学 生,后在此基础上建立清华学堂。1909~1929年,庚款留美学生共计1289人,学习美国的文化、教育、政治、经济、科学与技术等,其中87.3%获得学士以上学位。

——摘编自胡中波《中美关系视野下的中美教育交流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大学兴起的原因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留美教育发展的特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关于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有着不同的认识。有些城市先是商人聚集在交通要道和教堂城堡周围,吸引消费者,形成集市;随后,一些手工业和服务性行业建立起来,形成一个经济功能很强的“工商业中心”;然后再购买一张承认“自治”的“特许状”。这样城市就建立起来了。有些城市主要是通过封建主的法权力量“人为”建立起来的,即城市先人为地“设定”一个城市身份。再吸引工商业者和移民到来,成为城市核心,即先有城市之“名”,然后才有城市之”实”。

——摘编自谢丰斋《12~14世纪英国小城镇兴起初探》

材料二 基督教是罗马帝国对巴勒斯坦地区当地民族高压统治的产物。基督教一开始就反对罗马的统治,仇视富人,号召教徒过清贫的生活。基督教诞生后的前三百年里,遭受了罗马帝国多次镇压。随着基督教的发展和一些奴隶主贵族、富人和军官的加入,基督教在教义上、组织上和仪式上变得复杂起来;罗马帝国统治阶级内部也有一部分人逐渐认识到基督教对争取民众和加强统治的重要性。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392年,狄奥多西一世颁布法律,规定基督教为罗马帝国唯一合法的宗教(即罗马国教)。

材料三 中世纪初期,教会是唯一设有学校的地方。教育目的是为宗教神学服务,培养对上帝度诚、忠于教权的教士。《圣经》成为学校唯一的教科书。骑士们则在宫廷和贵族家里接受军事战术训练和礼法教育,以此成为能够维护封建主利益的强悍军人。12~13世纪,随着城市的兴起和商业的发展,行会学校,商人子弟学校出现了。这类学校注重本族语和计算的教学,着重学习生产和业务知识,为本行业培养人才。后来这类学校合并成城市学校,并逐渐促成了以巴黎大学为代表的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城市学校和大学的陆续出现,反映了萌芽时期资本主义生产的需要,打破了教会对学校的垄断,对欧洲文化的普及起到推动作用,并为文艺复兴运动准备了条件。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马世力、陈光裕《一本书读懂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的特点与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性质的变化及其发生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世纪教会学校和城市学校的不同历史作用。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