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2 组卷15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家庭承包制确立经历了两次政策突破。第一次发生在197812月至19809月,即从中央明确规定“不许包产到户,不许分田单干”,到允许特别贫困地区可以包产到户,但是,依然将包产到户归为“资本主义”,在政治上理论上给予根本否定。第二次发生在19809月至19821月,即明确规定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不再限制在特定贫困地方,而可以由农民自主选择,在政治理论上也认定为属于社会主义,进而提升为“农民的伟大创造”。

——摘编自:赵树凯《农村改革第一次政策突破》

材料二


——摘编自:魏后凯、刘长全《中国农村改革的基本脉络、经验与展望》


(1)据材料一说明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经历的政策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转变的原因。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及对农民的影响。
2023·江苏镇江·模拟预测
知识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3年中共中央计划,到1957年,全国农业生产合作社争取发展到80万个左右,入社农户争取达到农村总户数的20%左右。1954年6月改为到1957年全国计划发展130万150万个农业合作社,参加合作社的农户发展到农村总户数的35%左右,在1960年前后,争取实现基本上合作化。1956年1月又要求各省、市、自治区于1956年年底基本上完成初级形式的农业合作化,到1958年全国基本上完成高级形式的农业合作化。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第三次农业互助合作会议》

材料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包工到作业组,联系产量计算劳动报酬”的生产责任制,但也规定"不许包产到户,不许分田单干”。1980年,中央第75号文件“不仅强调了集体经济是我国农村经济的基础,而且充分肯定了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责任制,并对包产到户的做法作了基本的肯定1982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指出,'‘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摘编自甘雷冲《改革开放30年中国农村土地政策分析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央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认识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特点,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农业生产关系的看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654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把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农民的土地改革政策。“指示”明确指出:“在广大群众要求下,我党应坚决拥护群众在反奸、清算、减租、减息、退租、退息等斗争中,从地主手中获得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如果我们能够在一万万数千万人口的解放区解决了土地问题,就会大大巩固解放区,并大大推动全国人民走向国家民主化。”

——摘编自史仲文、胡晓林《中国全史》

材料二   19809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明确指出:“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地区,群众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在一般地区,已经实行包产到户的,如果群众不要求改变,就应当允许继续进行。”

——摘编自宇剑《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纪实——改革扬帆(1976—1984)》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转变,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共同因素,选取其中一个因素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