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6 组卷233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国民革命失败。1941年1月5日,国民党发动皖南事变,国共合作破裂咫尺之遥。面对不同时期的两次突发危机,中国共产党做出了不同的反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一二政变后,共产国际执委会会议强调,“国民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直接同小资产阶级和农民合作的特殊组织形式”,武汉国民政府是“国民党左派的政府……它已走上(无产阶级和农民)专政的道路。”共产国际代表罗易认为,当时的主要危险不是中共自愿放弃对武装力量的领导权,反而是过分重视军事力量。马日事变后,国际代表鲍罗廷通过武汉国民政府组织“查办代表团”赴长沙查办农民运动“过火”。6月底,应国民政府要求,中共中央决定湖北省总工会自行解散工人纠察队。713日,中共中央发表《对时局宣言》,揭露汪精卫等人“已在公开的准备政变”,但仍坚持“与国民党合作的政策”。

——据龚书铎《中国近代史》等

材料二   1941117日,周恩来为皖南事变向国民党谈判代表提出质疑和抗议,怒斥国民党亲者痛、仇者快的行为。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发表“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中共南方局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散发传单等方式,向各界人士公布事变真相。廖承志在香港向世界各方表明中共的政策和国民党破坏抗战大业的危害。20日,毛泽东发表讲话,揭露国民党当局的反共阴谋,要求国民党当局以大局为重,惩办祸首,释放叶挺,废止一党专政,实行民主政治。各抗日根据地纷纷集会,愤怒声讨顽固派的罪恶行径。八路军、新四军做好了随时反击顽固派武装进攻的准备。同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重新组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新四军继续坚持长江南北的抗战。

——据汪杰《皖南事变与中国共产党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论析》等整理

比较中国共产党对两次突发事件的应对,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山东日照·三模
知识点: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敌后战场的抗战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抗日战争时期,存在着两个关系中华民族命运的矛盾: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中国共产党妥善处理这两种矛盾,确保全民族抗日战争朝着正确方向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国民党开始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动政策。1939年冬国民党胡宗南部侵占了陕甘宁边区的淳化等五个县城和边境,中国共产党军事上给予坚决自卫反击,恢复陇东大部地区。1940年春八路军歼灭来犯的朱怀冰部主力大部,并主动提出休战。

19411月国民党在安徽泾县茂林地区包围袭击遵照国民政府军事当局命令北移的新四军部队,制造了的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新四军除约2000余人突出重围,大部壮烈牺牲或被俘,军长叶挺前往国民党军谈判被扣押。蒋介石反诬新四军“叛变”。中共中央军委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令,整编全军继续坚持抗战。中共中央公布大量事实,揭露国民党破坏抗战的阴谋,并提出惩办祸首等要求。《新华日报》刊出周恩来题词手迹“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等,声讨国民党顽固派。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的鲜明立场,得到全国人民、中间人士以及国际舆论的普遍同情和支持,民主人士纷纷谴责国民党当局倒行逆施。3月,蒋介石迫于压力公开表示“以后再亦决无剿共的军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如何处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关系措施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关系策略的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一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材料一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处于抗日前线的东北广大人民和一部分爱国军队,冲破南京国民政府的禁令,首先展开了英勇的斗争。辽宁沈阳、抚顺等地工人纷纷罢工,反抗日本侵略军。广大农民组织大刀会、红枪会等各种组织,手执自制武器进行抗日斗争。9月26日,上海各界人民举行抗日救国大会,通过了对日宣战、武装民众、惩办失职失地官吏等决议案。10月18日,北平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成立,通过迅速组织义勇军、实行对日不合作及积极募集爱国捐款等决议。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领导了一二九运动,使抗日救亡斗争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

——摘编自王秀鑫、郭德宏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1931-1945)》

材料二 1931年9月21日,蒋介石召集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紧急会议,商讨对日方略。“要求国人镇静忍耐,努力团结,准备自卫,并信赖国联公理处断。”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对于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我们不能不应战。……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才能搏得最后的胜利。妄想苟安,便会陷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地!”

材料三   1937年7月中旬,周恩来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蒋介石。宣言宣布:“(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该宣言。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四 20世纪初,中华民族灾难深重。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国民党和中共都是以救国救民为己任而诞生的革命政党。当时,中国社会面临军阀混战的局面,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人,欲从广东北伐,实现国家统一,却陷入了内部分裂、组织涣散的状态。当时,苏联基于其地缘政治利益,愿意支援中国革命。1922年8月,孙中山接受了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建议,让中共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以俄为师,进行改组工作。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中共全体党员加入了国民党。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激化。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国内各党派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中共中央派周恩来等人赴西安,促使事件和平解决,并向蒋介石提出联共抗日等多项条件。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共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蒋介石。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随后,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9月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共的合法地位。至此,国共开始了第二次合作。

——摘编自王也扬《历史上的国共合作是怎么形成的》

主题二 日军的侵略暴行

材料五 1937年7月7日夜,在北平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中国方面继续开枪,进入战斗状态。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擦,虽然人们希望就地解决,但是与日本方面的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解决变得困难起来。

——据(日)扶桑版《新历史教科书》

材料六 1937年7月7日深夜,日本借口一名士兵在军事演习中失踪,要求进入桥东宛平县城搜查。日方的无理要求遭到中国驻军的拒绝。中日双方正在交涉期间,日军于次日凌晨突然向宛平城开枪射击,接着又炮轰卢沟桥,挑起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材料七 下图是日本部分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采用的一幅日本军人1937年12月在南京背中国老大娘回家的照片。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30年代抗日救亡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抗日救亡运动起到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国共两党政策的变化。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国共合作得以实现的原因。
(4)根据材料五、六,指出两则材料对“卢沟桥事变”叙述的不同之处,并据此概括影响历史叙述的主要因素。
(5)根据材料七,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年日军拍摄这幅照片的意图。谈谈你对日本部分中小学教科书采用这幅照片的看法。
(6)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促使国共两次合作的不同因素。
(7)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两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及从中得到的启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6年3月20日“中山舰事件”发生的当天晚上,毛泽东向苏联军事顾问团代理团长季山嘉建议反击,毛泽东建议动员在广州的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密赴肇庆叶挺独立团驻地开会,通电讨蒋,削其兵权。但遭到拒绝。随后,陈独秀根据季山嘉的意见,以维护国共合作大局为由,采取了妥协政策,共产党员退出了国民革命军第一军,蒋介石完全控制了国民革命军的绝对主力第一军。

——茅盾:《回忆录》,《新文学史料》1980年第3期。

材料二   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毛泽东要求中国共产党采取坚决斗争的态度,但要求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方针,就是斗而不破。中国共产党的主要措施是政治上全面揭露蒋介石的阴谋,军事上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决斗争和国内外舆论的强大压力下,蒋介石不得不表示“以后决无剿共的军事”。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的第二次反共高潮实际上被打退了。

——王洪光《蒋介石搬石头砸自己脚:皖南事变让毛泽东反守为攻》


回答:
毛泽东在《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中指出:“斗争是团结的手段,团结是斗争的目的。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请结合对材料中事例的理解评析毛泽东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必须最少另用一件材料以外的史事进行说明。)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