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174
自古以来,中国在开展对外交往、推动中外经济与文化交流时,始终秉承和平、和睦的理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东亚国家之所以向中国朝贡,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和中国发生关系,是因为各民族的国家形成比中国迟,所以有必要向中国学习其国家机构的建制及其运作。在这个时代,东亚各国与中国的交往,是以此为中心展开,并因此获得各种文化的。中国的国家机构建制及其运作,规定于律令之中。因此,对于各国而言,重要的是学习此律令,引入律令所规定的各项制度。

——摘自堀敏一(日)《隋唐帝国与东亚》

材料二   600年前,中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七下西洋”,远涉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带去的是茶叶、瓷器、丝绸、工艺,没有侵占别国一寸土地,带给世界的是和平与文明,充分反映了古代中国与有关国家和人民加强交流的诚意。

——摘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2005年5月)

材料三   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写出古代东亚国家向中国学习的主要方式,并概述古代东亚国家向中国学习的制度成果。
(2)根据材料二,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写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是哪一年?指出这一重要思想回答的是什么重大问题,说明中国政府是如何率先身体力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
2023·浙江·模拟预测
知识点:中外文化交流(魏晋-隋唐)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阿拉伯帝国不仅仅只有阿拉伯人的文化,随着其扩张和征服,还囊括了许多其他民族的文化,如波斯的、突厥的、柏柏尔人的,它为这些民族带去了伊斯兰教,但是也与其相互交融,吸收了许多这些民族的文化,使阿拉伯文化变得更加丰富、多元。而且,由于阿拉伯帝国处在东西方之间,它还起到了传播文化的作用,将中国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和印度的数字、十进位制等先进的技术传入西方,并且也保存了许多欧洲古典时代的文化遗产,后来又将这些遗产传回到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复兴。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版第一编

材料二   在启蒙运动中,现代社会的一系列原则诸如人权、自由、平等等第一次得到了高扬。同时,启蒙运动开启了人的理性力量,号召人民运用这种力量努力构建一个更符合人的理性和人性的现代社会。因此,作为思想革命的启蒙运动,不仅作为时至今日仍有意义的一笔思想财富奉献给了全人类,而且也成为构建现代社会的强大观念动力。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版第二编

材料三   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主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并列举两位中国近代受启蒙思想影响的历史人物及其主张。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谈谈你对当前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认识。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等方面紧密依存,“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出现了明显的逆全球化倾向。如何应对全球化体现着国家领导集体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出现了明显的逆全球化倾向……本轮逆全球化倾向具有强烈的政治力量主导性。过去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力量来自民间社会,政治力量则极力助推经济全球化,但如今这种局面似乎发生逆转。欧美国家利用国家权力限制本国资本、企业的自由流动,强行干预自由市场机制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国家经济管制极端化。

——摘编自吴志成、吴宇《逆全球化的演进及其应对》

材料二   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71018日)


(1)根据材料一分析“本轮逆全球化倾向”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前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及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意义。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