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66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傅抱石(1904—1965),中国杰出的美术家。幼年家境贫寒,但早早立下鸿鹄之志,刻苦努力。1921年,免试入江西省立第一师范艺术科,毕业后留校任教。期间参与组织“南昌青年学会”,追求进步,并出版《国画源流概述》等美术史专著。1933年,在徐悲鸿等人帮助下赴日留学,接受了一些日本画技法。抗战爆发后,随中央大学迁至重庆,在中央大学授课,同时从事抗日宣传工作,强调美术家应当“为民族复兴去尽最大的努力”。新中国成立后,傅抱石任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教授,后又担任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参与并组织各种画展和国画研究工作,为我国美术事业发展及美术史研究做出较大贡献。1957年,他率中国艺术家代表团访问东欧并举行画展,展示中国绘画艺术,1960年,他又率团旅行写生,将时代精神融入画作,确立了“思想变,笔墨就不能不变”的观点,推动传统国画发展,次年举办《山河新貌画展》,受到社会广泛好评。

——摘编自叶宗镐《傅抱石年谱》等


(1)根据材料,概括傅抱石对中国美术发展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傅抱石取得成就的认识。
2023·江西南昌·三模
知识点: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徐悲鸿(1895-1953),我国艺术巨匠,杰出的美术教育家。徐悲鸿自幼随父习诗、书、画、印,打下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1916年,徐悲鸿入上海震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课余苦修素描。同年12月,徐悲鸿北上,被北京大学聘为画法研究会导师,受新文化运动影响,接受民主与科学思想,成为新文化运动在美术方面的主要代表之一。1919年3月,徐悲鸿怀赴法国留学。后考入国立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先后拜弗拉孟、高尔蒙、达仰等为师。1921年夏,赴德国访问柏林美术学院,并先后去英国、比利时、瑞士、意大利等国,参观各大博物馆、美术馆和美术遗址,悉心观摩和研究历代艺术杰作。1927年春归国后,徐悲鸿奋力投身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工作当中,出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同时受聘为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在教学与创作中,提倡中国画的革新,反对保守主义。提倡写实主义,抨击形式主义。他学贯中西,将西方精湛的写实技巧融汇到中国绘画之中,为传统艺术的革新与发展开拓了新的广阔天地。由于他在绘画理论和实践上的卓越成就以及他在美术教育方面所做的巨大贡献,他被国际评论誉为“中国近代绘画之父”。

——中国文化艺术网徐悲鸿纪念馆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徐悲鸿艺术成就的重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徐悲鸿。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