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2 组卷10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30年代前,沙特经济落后、轻视伊斯兰教圣地,伊朗不承认沙特合法地位。1929年,沙伊友好条约签订是其外交起点。二战后,美苏争霸扩散到中东,为共同抵制苏联威胁,亲美外交促成两国关系升温;为对抗埃及“泛阿拉伯主义”和加入石油输出国组织,两国关系到达新高度。1979年,伊朗爆发社会革命,霍梅尼建立伊斯兰政权。为扼杀新生政权,美国及盟友加大对伊朗遏制,沙特参与其中。伊朗遵循霍梅尼的激进外交政策,主张通过朝觐输出伊斯兰革命,沙伊出现严重分歧。1987年,伊朗革命外溢酿成沙特大规模流血事件,引起沙特强烈不满,1988年两国断交。21世纪,美国在中东扩大军事行动,两国关系变得更复杂多元,出现新隔阂。

——摘编自《伊朗与沙特百年博弈往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沙特和伊朗两国关系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善沙特和伊朗两国关系的影响。
2023·四川内江·三模
知识点:冷战与两极格局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80年,伊拉克和伊朗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中东地区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源于边界争端、民族和宗教矛盾,同时也是两国力量的消长及各方领导人对力量对比做出错误估计的结果。战争爆发后,双方卷入了旷日持久的争斗,损失惨重,两国更加敌对与仇视。联合国出面调解两伊停火,伊斯兰会议组织、不结盟运动等都出面调停,但均未能说服两伊放弃战争。两伊战争使得海湾局势更加动荡紧张。阿拉伯国家出现新的组合。苏美在中东和海湾地区的争夺更为激烈与复杂。美苏都想趁机而入抢占有利的战略地位捞到更多的好处。在美苏的较量中,苏联拥有外交上的优势。苏联同伊拉克有友好条约,与伊朗保持外交关系。这样它可以施加自己的影响。苏联公开表态慎重,不指责任何一方,实际上在两伊之间搞平衡,两面讨好。苏联加强了同伊朗的联系,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开展经济合作,增加在伊朗工作的技术人员。苏联向伊拉克提供它所需要的武器。苏联利用中东局势谴责西方国家对该地区的渗透。美国相对而言处于劣势,但它主要是通过自己的军事存在施加影响。美国在两伊战争中采取“中立"态度,并试图改善同两伊的关系,反对扩大战争,其主要目标是维护石油利益和遏制苏联的势力与影响,维护盟友的安全利益。

——据刘金质《冷战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伊战争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两伊战争问题上美、苏立场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