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5 组卷18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五次大规模社会流动

时间

概况

1949—1956年

过去的社会上层,如地主、富农、资本家等成为社会下层阶级,而原来处于社会下层的贫雇农和城市工人阶级则上升为社会上层。

1957—1965年

建构了一种多维二元身份等级体系,赋予社会成员以不同的政治、社会和经济身份,二元身份等级制成为影响人们社会流动的决定性因素。

1966—1977年

一方面是前一时期的多维二元身份等级体系继续严重地影响人们的地位获得,另一方面由于政治原因个人几乎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整个社会的社会流动处于严重失序状态。

1978—1991年

社会分化与流动模式发生初步转换,各种二元身份等级体系逐步被打破,原来的阶层发生了日渐显著的分化,一些新生的阶层也开始出现。

1992年至今

社会分化更深刻,社会各阶层的职业地位(权力、收入和声望等)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升降变化,新的社会阶层不断涌现。

——摘编自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2004年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9—1965年我国发生大规模社会流动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流动的特征及其影响。
2023·湖南永州·三模
知识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社会流动指的是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从一种社会地位向另一种社会地位,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转变的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10月新中国的成立,不仅彻底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新的共和国和各级人民政府,而且通过没收官僚资本等措施改变了原来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同时也改造了旧中国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形成了新的社会结构.

——陆学艺《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迁60年》

材料二1978年以来,随着改革开始的实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原来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分化了,产生了诸如经理阶层、私管企业主阶层和农民工群体等新的社会阶层,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也发生了并且还在继续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农业劳动者不断地向其他社会阶层流动,农业劳动者阶层正在逐渐缩小……整个社会阶层结构呈现出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社会分化和社会流动的机制变化了,社会流动渠道增加,流动速度加快,整个社会充满活力,正在向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的方向演变。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过渡时期,人民政府通过哪些措施对旧中国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进行了怎样的改造?并形成了怎样的社会新结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变动的原因。

(3)谈谈你对社会阶层流动的认识。

社会流动。从广义上讲,包括劳动力的转移和人口迁徙等:从获义上讲,是指社会成员社会地位的变化。包括社会阶级和阶层结构的量变过程。也包括职业结构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士农工商既是一种职业划分,又是一种社会等级。中唐以后,伴随着财富力量的崛起。商人越来超多地与权费交通。与士宦联烟以及纳时买官和墙暴于弟科举入任。另一方面,由于贵者米必富和封建政治结构的调整,官僚士大夫阶层出于各种目的,也迫切寻求与商人交站,这为商人争取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国此士商之间从原来对立的关系不断向两者还为一体转变。士农工商等级制在贵者贯和民者富的上下对立运动中被财富力量程毁了。富民阶层成了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核心,因此我们可以说,家元明清的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具有高度整体性的社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富民阶层"。

——摘编自林文勋等《宋元明清的“富民"阶层与社会结构》

材料二 美国社会分层并非一点不变,从16世纪开始,英国通过社会流动给整个社会注入了活力,之后英国社会阶层具有更强的流动性和开放性,其典型特征是出现了更多向上、向下的流动,而这种流动同经济和社会变化的过程相吻合。英国青族的开放是单向度的,主要是允许贵族家庭成员向下流动,社会的中下层几乎不可能成为社会上层的一员:中间阶层不仅在数量上迅速扩大,两且发展出自己的意识形态,正在变成一个界限连渐明确的集团,他们以自己的商业财富和生活背景为荣,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和传统,并开始谋求政治权力和地位:社会下层逐渐向无产阶级过渡,为新社会准备了一个重要的部件。社会流动是英国社会整合的一种有形方式。

——改编自舒小芮《18世纪英国社会流动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富民阶层"的特点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英国社会阶层流动的影响。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社会阶层流动的认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88—1783年,英国社会拥有一个易于伸缩的社会分层系统,但社会流动日益加剧。贵族阶层的开放是单向度的,社会的中下层几乎不可能成为社会上层的一员,主要是允许贵族家庭成员向下流动。贵族财产的衰落常常把他们的儿子推入工商业领域,这样贵族后代变成了商人。人们靠从做学徒开始进入中间阶层,出身贫寒的人通过学徒制上升为企业主,甚至成为绅士。英国社会越来越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从事商业和法学、医学等方面的专业人士的重要性迅速增加,他们由此获得较多的财产、较高的地位和较大的权力。中间阶层的人数迅速增加,重要性日益增强,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阶层。英国社会上层和中间阶层中有些人逐渐向工资劳动者靠拢,农村家庭农场主的破产和消失更是不计其数,他们多数转化为工资劳动者,逐渐向无产阶级过渡,为新社会准备了一个重要的部件。英国社会的流动机制使英国社会的各个阶层连接成一个整体并在此基础上联合前进。

——摘编自舒小昀《18世纪英国社会流动分析》

材料二   晚清时期科举制出现严重弊端:一方面,科举制下培养的大多数人思想僵化,往往成为早期现代化阻碍力量。另一方面,科举制虽难以容纳向上流动的庞大社会群体,却吸引了广大文化层次较高的社会成员的参与,这就导致社会实业领域人才缺乏。科举制废除后,社会流动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由于新式教育制度的勃兴和科举考试束缚的消失,向上流动的社会成员以新式教育为中介,获得了新的政治、经济、教育、工商、科技等适应社会结构变动需求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他们受到了新思潮的影响,具有一种积极的社会参与意识和救世意识。科举制的废除,使得“功名”身份不再是判断人们社会地位的唯一重要标志,社会各界从业者的社会地位由此也得到了提高。于是,不仅是入仕,包括经商、从军等也成为人们谋求向上流动的选择。社会流动的改善,为中国早期现代化准备和提供了大量的、多样的人才,加强了社会活力。

——摘编自伍茂春《科举制的废除及社会垂直流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社会各阶层在社会流动中表现出的特征,并简析英国社会流动加剧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社会流动的显著变化。综上所述,谈谈你对合理的社会流动的认识。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