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4 组卷16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味道年谱

先秦1.《尚书》中有关于五味和五行对应关系的记载
2.大蒜、香菜、芝麻等经西域传入中国
3.汉武帝实行了盐和酒的国家垄断经营制度,严禁私人煮盐
北魏4.《齐民要术》记载的各类食品、菜肴、调味品的饮食技法达300多种
5.用甘蔗汁制作杀糖(砂糖)的熬糖法由印度传入中国
6.孙思邈《千金方》中专列“食治篇”,载有许多关于食疗的药膳方剂
7.开封、临安出现了很多专门出售糖、点心和甜蜜饯的店铺
8.士大夫推崇素食文化,把食素提到修身从政的高度
9.饮膳太医忽思慧所撰《饮膳正要》是一部古代营养学和食物疗法专书
10.花生、辣椒自海路传入中国
11.袁枚《随园食单》详细记录了300多种菜肴的制作方法
13.两淮盐商因获得政府授权从事食盐运销而一度富甲天下

——整理自《国家人文历史》2022年第3

从材料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两条信息,自拟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两条信息序号和主题,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阐述充分)
2023·甘肃·二模
知识点: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铁路事业发展

1950

人民解放军追歼残敌的同时,铁道兵团和各铁路局通力合作,修通了京汉线、粤汉线、陇海线、浙赣线等交通大动脉,全国铁路基本连成整体。

1952

在党的领导下铁路系统完成民主改革,职工群众得以从旧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真正成为了企业的主人。

1956

建成了陕西宝鸡到四川成都的铁路,新中国有了第一条克服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入川铁路干线。

1957

铁路货运密度达到503万吨/公里。铁路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先行官,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规模经济建设带来的运量剧增与运能不足之间的严重矛盾。

1958

铁路工作者采取多种措施,反复试验,解决治沙防沙的难题,建成途经大漠的内蒙古包头到甘肃兰州铁路。

1967

周恩来多次接见交通运输部门的工人,强调铁路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而且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群众生活

1976

西南、西北铁路占全国铁路长度的比重,从196520.8%增加到1976年的24.5%。

1982

一批思想好、懂技术、会管理、年富力强的党员干部走上了铁道部门的领导岗位。铁道部对全路所有企业下放计划制定、财务管理、物资分配等53条权限,推动企业实现转轨变型。

1987

客货运输量较六五期间年均水平增长29%,其中内燃电力机车完成的运输量比重达55%,运输收入显著增加。

——摘编自漕文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铁路政策研究》


表2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铁路事业发展的历程。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