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代画学(宋徽宗设立的培养宫廷画师的皇家美术学校)制定有严格、独特的招考和日常管理制度。首先,画学招生纳入科举考试体系,并采用独特的择优录取招考方式,不论“士流”“杂流”,均可参加考试,为民间的画工开通了一条入仕途径。其次,画学入学考试不仅注重技能,要求技法娴熟,而且更重视考生以画艺表现诗意的能力,多以典故和“唐人诗句命题试之”,看其画意“能通诗意与否”。再次,画学和太学基本一致。将学制班次分成三舍三等,即外舍、内舍、上舍,每舍又分三等。初入学的为外舍生,外舍生中的一、二等可升为内舍生。内舍生中舍试成绩是优、平二等的,同样参酌其人品和才能,升入上舍生。上舍生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暨特举孝悌行能之士”可以命官,中等可免礼部试,下等可免解试。画学坚持独特的考试方式,注重对学生文学修养、创新能力的培养。文化课主要考经义,以考核学生的文化水平。专业课多以古诗命题,力求创新。

——摘编自任靖宇、吴宝瑞等《宋代画学人才培养模式与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宋代画学人才培养模式。
22-23高二下·云南·阶段练习
知识点:宋元文学艺术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熙宁四年(1071年),王安石“创立太学三舍选察升补之法”;熙宁八年(1075年),王安石主修的《三经新义》颁于学校,作为教科书;元丰二年(1079年)政府颁布《太学令》(中国古代最早的教育法规),重点是建立一套全面而严格的太学考试制度——“三舍法”。

“(太学)其生员分三等:以初入学生员为外舍,不限员;自外舍升内舍,内舍升上舍。上舍以百员,内舍以二百员为限。”外舍生每月进行一次“私试”,每年进行一次“公试”,第一、二等者升内舍生;内舍生二年进行一次“舍试”,得优、平二等的升上舍生,升舍时还要参考每月所记学生的行(“师教不戾规矩”)、艺(“治经程文合格”),决定是否升舍。

上舍生学习两年,期满进行毕业考试,由政府派员主考,学官不得参与。成绩评定分为上、中、下三等。上舍上等,相当于科举及第,可由政府直接授以官职;上舍中等的,可以直接参加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场——殿试;上舍下等的,可以直接参加科举考试的省试。……元明清的学校基本沿用“三舍法”升补学生,从而使学校教育与仕进的结合更加紧密。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三舍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宋代“三舍法”。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