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题-概括分析题 0.4 引用2 组卷176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2022年2月4日立春之时,经由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二十四节气”让全世界为之惊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夏小正》记载:正月,启蛰(立春);雁北乡;鱼陟负冰;田鼠出;梅、杏、他桃则华。

商代卜辞里有分至日的完整记录,并以“析”“彝”指春分和秋分,意思是昼夜平分,又以“因”“九”指夏至和冬至,意思是白昼极长和极短。

战国后期成书的《礼记·月令》中有八个节气的名称:(立)春、日夜分、立夏、日长至、立秋、日夜分、立冬、日短至。

汉武帝在位时颁行《太初历》,将一回归年平分为“二十四节气”。

汉代是节气风俗文化成熟的重要时期,沿袭了先秦的阴阳五行学说思想和刑德观念,朝廷以春庆、夏赏、秋罚、冬刑来对应天道信仰,普通百姓的生活起居也依照一年四季时令的阴阳流转规律来安排,形成了各具节气时令特色的民俗活动。

唐代高僧一行发明了“复矩”测量仪,能准确测出冬至日、夏至日、春分日、秋分日四天正午时刻的日影长度和漏刻昼夜分差。

北宋科学家沈括制订了把二十四节气和十二个月完全统一起来的“十二气历”。

明代崇祯年间,精通天文的徐光启联合汤若望用“定气法”划分节气,成为最符合天象的计时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如今的中国农业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引进西欧农业模式,加入了许多工业化要素,诸如化肥、农药与机械。但是,生态系统退化明显,建设生态保育型农业的任务却更加困难。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遵循天人合一的思想,传承“二十四节气”背后所包含的理念。

——整理自徐旺生《“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产生的原因及现实意义》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十四节气”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作为申遗代表团成员,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阐述申遗理由。(要求:史论结合,简明扼要,表述清晰)
22-23高三下·湖南长沙·阶段练习
知识点: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