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213
英雄·时代·记忆

材料一 在吴淞战役中,江南提督陈化成英勇战死,其英雄事迹成为一种集体记忆,这在《申报》不同时间的文章中也多有记载,呈现出来的内容却不尽相同。

文章标题

内容节选

《陈化成传》

(道光二十二年)五月初八日黎明,西船驶入,以轮船为先锋。公挥众军并力轰击,西兵欲退者再,总督牛鉴带兵至教场,西兵从樯头望见,架炮击之,牛不敢前。徐州总兵王志元闻声先遁,诸军尾之,西兵遂悉锐攻炮台。公亲自督战,右胁受伤,颠复起,犹挥旗不去手,旋中重伤,阵亡。

《上海故事(五)》

八日黎明,化成首先摩合开炮击沉英舰二艘,及英军由东炮台登岸,守备韦印福等守西炮台,力战而死。化成见军无后援,抚膺顿足,潸然叹曰:英夷频年猖獗,今日得少挫其威,内江全局,关系匪轻,不料垂成之功,败于一旦,制使(谓牛鉴)杀我矣。众兵皆逃,化成犹独自开炮力战,后因背腹受敌,遂中弹,喷血而死。

《上海英租界的由来》

(道光二十二年四月)乍浦被陷,五月初八日英兵到吴淞口,其时总督牛鉴督兵宝山,守吴淞之东炮台,提督陈化成守西炮台。陈化成素有经验,沉着应付,英兵屡犯未逗,遂转移目标,用飞炮攻东炮台,牛鉴惊惶束手,偕河南参将等弃冠抛甲退入宝山城,英兵于是从东炮台登岸,再集全力猛攻西炮台,陈化成英勇抵御,不幸中弹而亡。

材料二

英雄模范人物

简介

赵一曼

1905-1936

四川宜宾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赵一曼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在与侵华日军的斗争中被捕,后英勇就义。陈毅评价她:生为人民干部,死为革命英雄,临敌大节不辱,永记人民心中。

杨根思

1922-1950

江苏泰兴人,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杨根思奉命坚守1071.1高地,负责切断美军南逃退路。他们连续打退了号称王牌美军的八次进攻。当敌人再次涌上来时,已负伤的杨根思毅然抱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用生命和鲜血实现了人在阵地在的铮铮誓言。中国人民志愿军授予他特级战斗英雄称号,朝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杨善洲

1927-2010

云南保山人,曾任保山地委书记等。退休后,杨善洲带领群众开展植树造林,坚持20多年,为大亮山披上绿装,大大改善了当地的自然环境。2011年,杨善洲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201812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杨善洲改革先锋称号。

——据《中外历史纲要》(上)整理


(1)根据材料一,提取相关信息,选出您认为合理的叙述
①陈化成驻守吴淞东炮台
②陈化成英勇抗击侵略
③除陈化成外,其余清军将士一应仓惶逃遁
④战役结果是炮台失守
⑤牛鉴应对战局承担一定的责任
A.①②③⑤B.①③④⑤C.②④⑤D.②④
(2)根据材料一,推断吴淞战役发生于哪次战争时期。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民族英雄陈化成的事迹,我们还能参考哪些种类的文献资料?
(3)英雄的存在不仅仅只是一种现实的必然逻辑,还是一个时代精神和情感的表达和象征。阅读材料一、二,围绕英雄模范人物与时代这一主题,结合一位英雄模范人物,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2023·浙江温州·二模
知识点:敌后战场的抗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抗美援朝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展开,加强国家政治建设、法律上层建筑领域的建设,更好地为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成为迫切需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了的…在一切工作就绪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次会议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第四条 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摘编自杨凤城主编《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二197710月,中央决定修改1975年宪法,许崇德大胆建言恢复国家主席职位,但很快到了批判,“毛主席说过不设国家主席,所以不能设”。虽然许崇德据理力争,但1978年宪法并没有恢复国家主席设置。19809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做出修改宪法的决定,成立了宪法修改委员会,许崇德被派至宪法修改委员会秘书处工作,主要负责“国家机构”部分的起草。许崇德回忆:“最后,彭真说,七五宪法、七八宪法很不完善,宪法修改要以五四宪法作为基础。这就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和“两个凡是'对宪法起草的影响。

——摘编自《许崇德:见证中国宪法60年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54年宪法制定的有利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部宪法的性质及体现的原则。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期修宪争论的焦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时期中国在法治建设上的重要探索。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初,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杂成分,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九章律》……汉律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儒家经义成为其法理的基础。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第二版)》

材料二     罗马法是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十分完善的法律制度,特别是其中有关财产所有权和契约的各项规定,都是由调整商品经济关系的经典性规范构成。尤其罗马法利用有利的客观地理环境,吸收了其他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和先进的法律制度……成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法系之一。

——摘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制史》

材料三     8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第537条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第1134条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前项契约,仅得依当事人相互的同意或法律规定的原因取消之。

——摘自1804年《法国民法典》

材料四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摘自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律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
(3)材料三体现了哪些立法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民法典》得以颁布的社会背景。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对世界政治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据材料四指出这种发展的具体表现。
开放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对外贸易有利于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晚清实银的成色在各省通用的宝银共计一百零四种。随着贸易的发展,记账方式需要更简洁的方法,由此代表实银交易符号一虚银便产生了。虚银的一般符号是“平”,主要有六种。1855年,外商采取步骤用墨西哥银元取代本洋,但是遭到了中国商人的拒绝,上海已处于商业交往没有价值标准的困境之中,——无论是买或卖,都不知道收受什么或必须支付什么。咸丰年间,上海的外国银行和商界议定,将双方来住帐目一律改用规元计算,计算时首先把宝银换算成纹银成色标准(清朝法定银两标准成色),再以九八除之即得规元数,因此得名九八规元。自1857年,上海商人改用规银作为记账单位后,使上海的通用记账虚银单位只有规银一种。

——摘编自刘育梅《晚清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演变与透视》

材料二   建国初期,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成为中国主要贸易对象。特别是通过与前苏联的进口贸易和使用其政府贷款,中国引进了急需的关键设备和技术。同时,中国努力与亚非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建立贸易合作关系,千方百计开拓与西方国家的民间和官方贸易渠道,此时的出口贸易主要是通过香港地区的转口贸易,用于换取外汇。

——尹智超《新中国70年对外贸易发展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海规银”产生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新中国初期对外贸易的特点。分析这一时期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作用。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