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87
中国问题之根本解决。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无数仁人志士为“这个问题之根本解决”作出了不懈努力。

材料一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1842年)

材料二   欲攘外,亟须自强;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郑观应《盛世危言》(1894年)

材料三   满清王朝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屋免于倾倒吗?我们恐怕这种支撑行为的本身反要加速其颠覆……

——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向美国人民的呼吁》(1904年)

材料四   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自经此次之实验,国中贤者,宝爱共和之心,因以勃发,厌弃专制之心,因以明确。吾人拜赐于执政,可谓没齿不忘者矣。然自今以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

材料五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


(1)材料一的主张提出的时代背景是(单选)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材料二的观点与材料一的主张有何异同?
(3)材料三、四、五的思想分别与哪几次中国社会变革直接相关?
(4)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近代以来“中国问题之根本解决”的探索?
2023·上海奉贤·一模
知识点:早期维新思想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开眼看世界的人-林则徐、魏源、徐继畬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自经此次之实验,国中贤者,宝爱共和之心,因此勃发;厌弃专制之心,因以明确。吾人拜赐于执政,可谓没齿不忘者矣。然自今以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二   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分……五四运动时期的知识分子则比辛亥革命时期的知识分子更广大和更觉悟。然而知识分子如果不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则将一事无成。

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五四运动……是在当时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已有进一步的发展……是在俄国革命号召之下,是在列宁号召之下发生的。

——毛泽东《五四运动》(1939年)《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

材料三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形成。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实质上是一种救亡图存主义。对内反抗封建专制压迫,否定清王朝的正统性和合法性,形成近代民族国家;对外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争取国家的自强自立,这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基本表现形式。

——据焦润明《论近代民族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此次之实验”是何事件,史学界认为该实验失败的主要依据有哪些?并写出哪一事件旨在实现“吾人最后之觉悟”,该事件对民众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比所具有的新特征。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具有这些新特征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历史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自经此次之实验,国中贤者,宝爱共和之心,因此勃发;厌弃专制之心,因以明确。吾人拜赐于执政,可谓没齿不忘者矣。然自今以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此次之实验”是何事件,史学界认为该实验失败的主要依据有哪些?并写出哪一事件旨在实现“吾人最后之觉悟”,该事件对民众有何影响?

材料二   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分……五四运动时期的知识分子则比辛亥革命时期的知识分子更广大和更觉悟。然而知识分子如果不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则将一事无成。

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五四运动……是在当时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已有进一步的发展……是在俄国革命号召之下,是在列宁号召之下发生的。

——毛泽东《五四运动》(1939年)、《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比所具有的新特征。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具有这些新特征的原因。

材料三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形成。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实质上是一种救亡图存主义。对内反抗封建专制压迫,否定清王朝的正统性和合法性,形成近代民族国家;对外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争取国家的自强自立,这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基本表现形式。

——据焦润明《论近代民族主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历史意义。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的欧洲,曾经出现过一阵“中国热”,许多人热衷于中国文化,伏尔泰无疑是当时“亲华派”的代表……伏尔泰以为,中国这个古老的大国之所以能够存在,就是因为中国有最好的法律和道德……他甚至自称是孔子的弟子,他对孔子的思想本身和中国人看待孔子的态度都很感兴趣。他说:“世界上曾有过的最幸福、最可敬的时代,就是奉行孔子的法律的时代。”

——摘编自曹文刚《伏尔泰与中国文化》

材料二   伏尔泰与梁启超“人学”思想的产生具有相似的社会转型背景,此主要包括社会危机和人的解放思潮两个方面。梁启超所面对的转型,启蒙与救亡是其所处时代的主旋律。伏尔泰与梁启超的“人”的启蒙,选择了相似的解放路数——契约国家的构建……他们的国家思想有两个极其相似的追求:主权在民和宪政国家……都从破“心奴”启蒙新道德到“破身奴”启蒙新民权,把重铸道德与建立法治人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摘编自陈焱《伏尔泰与梁启超启蒙视域下的“人学”思想比较研究》

材料三   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自经此次之实验,国中贤者,宝爱共和之心,因以勃发,厌弃专制之心,因以明确。吾人拜赐于执政,可谓没齿不忘者矣。然自今以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伏尔泰认为古老中国“最好的法律和道德”,并阐述孔子思想对欧洲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构建“契约国家”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人学”思想产生的“社会转型背景”。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选择阐述:①概括“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的观点,并运用史实加以论述。②概括当时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为“最后之觉悟”所作的努力及其基本内容,并从思想启蒙的角度简述该努力的意义。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