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6 年10月,毛泽东起草了《国共两党抗日救国协定草案》,以下是《草案》的部分内容:

一、双方共同承认,一致努力于下列之伟大的政治任务:

甲、实行对日武装抗战,保卫与恢复全中国之领土与主权;

乙、实现全国各党各派各界各军之抗日救国联合战线;

丙、实现依据民主纲领而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

二、为力求以上政治任务之完成,同意实行下列各项必要的步骤与方法:

甲、双方立即停止军事敌对行为;

......

丙、国民党方面要改革现行政治制度,撤销一切限制民主权利之法令,惩办汉奸与亲日分子,释放政治犯,释放已被逮捕之共产党员;共产党方面停止以武力推翻国民党政权之言论与行动。

丁、迅速建立统一全国的军事指挥机关。

——《毛泽东选集》

材料二   “人民群众是战争胜利最深厚的伟力。 中国共产党坚持动员人民、依靠人民,提出和实施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使日本侵略者陷入到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指挥的正面战场协力合作,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局面。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是全民族抗战的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的荣光!”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贯彻全民族抗战的。
22-23高一下·河北衡水·开学考试
知识点:敌后战场的抗战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在大革命后的近一个世纪内,君主制和共和制的斗争此起彼伏,国家政体变动频繁。18709月,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国民议会中的各派政治力量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斗争,共和制前途未卜。但是共和派还是利用了保王派内部的分歧,于1875130日国民议会以353票对352票确定了选举总统的方法,意味着确认了共和制,随后国民议会通过了五部宪法性法律,合称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或1875年宪法。这部宪法作为法国有史以来实施时间最长的一部宪法,反映了劳动人民日益渴望一个持久稳定的和平生活。

——摘编自郭华榕《法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为实现自身政治追求和建国主张,在民族民主革命的不同时期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国家目标、国家性质、国家概念的文字表述,即“新中国”国家符号。……1927年当大革命蓬勃发展之时,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有了自己的革命根据地,1931117日,江西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一个崭新的工农民主政权诞生了,极大地鼓舞了全中国工农劳苦大众的革命斗志。……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不断扩大侵略,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苏维埃”这一表述已难满足团结全民族抗战的要求。193610月,毛泽东在其起草的《国共两党抗日救国协定草案》中第一次提出“中华民主共和国”,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为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彻底胜利而斗争的国家主张,指引了革命发展方向。……之后“新中国”符号的话语构建历经“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等。解放战争后期,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19499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正式确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至此,中国共产党的“新中国”符号在复杂的革命环境里经过不断的演变最终确立。

——摘编自胡国胜《中国共产党“新中国”符号的话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得以通过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关于“新中国”国家符号演变的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法共和体制确立的认识。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