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4 组卷15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356年,查理四世为了谋求德意志地区诸侯对其子继承王位的承认,确立了帝国的七个选帝侯。他们分别是:美因茨大主教、科隆大主教、特里尔大主教、萨克森-维膝堡公爵、勃兰登堡伯爵、莱茵-普法尔茨伯爵以及波希米亚国王。最初,美因茨大主教是选侯召集人兼帝国摄政和首相,而来自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则长期担任德意志皇帝。1525年,来自勃兰登堡的选帝侯腓特烈当选为条顿骑士团总团长,他宣布改信路德宗教。随后,腓特烈宣布将条顿骑士团世俗化,改为普鲁士公国。此后,用腓特烈家族的国王,一直对内实行开明君主专制治国,不断进行农业、军事、法律和教育改革;对外则通过战争和联姻继承的方式不断增强普鲁士的实力。

——整理自《帝国的北斗——德意志七大选帝侯的故事》

材料二 1300年法王与教会为征税发生冲突,为争取支持,腓力四世召开了由高级教士、世俗贵族和富裕市民组成的三级会议。三级会议从14世纪起成为法国政治生活中的一部分,往往是在国王需要征收新税或需要各等级代表的支持处理一些重大问题时才召开,而各等级在同意国王要求的同时也常以司法、行政方面的改革作为交换条件。

——《中世纪欧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4—16世纪德意志选帝侯的特点,并概括腓特烈家族促使普鲁士实力不断增强的统治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等级君主制确立的历史意义,指出14—16世纪法德两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差异。
22-23高三上·湖南长沙·阶段练习
知识点:中古欧洲的封建制度王权的加强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356年,查理四世为了谋求德意志地区诸侯对其子继承王位的承认,确立了帝国的七个选帝侯。他们分别是:美因茨大主教、科隆大主教、特里尔大主教、萨克森一维膝堡公爵、勃兰登堡伯爵、莱茵一普法尔茨伯爵以及波希米亚国王。最初,美因茨大主教是选侯召集人兼帝国摄政和首相,而来自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则长期担任德意志皇帝。1525年,来自勃兰登堡的选帝侯腓特烈当选为条顿骑士团总团长,他宣布改信路德宗教。随后,腓特烈宣布将条顿骑士团世俗化,改为普普士公国。此后,用腓特烈家族的国王,一直对内实行开明君主专制治国,不断进行农业、军事、法律和教育改革;对外则通过战争和联姻继承的方式不断增强普鲁士的实力。

——整理自《帝国的北斗——德意志七大选帝侯的故事》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普普士的工业在德意志地区占据绝时优势。1849年,代表德意志资产阶利益的法兰克福邦联议会通过宪法试图将德意志皇位授予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但遭到了威廉四世的回绝。拒绝的原因有多种,表面上,他回复议会说没有德意志各邦国王的同意,他无法接受皇位。私底下也担忧会遭到其他邦的反对,担心此举会招致奥地利和俄国的军事干预。到了1862年,在普鲁士下议院会议上,针对许多议员反对增加军费预算支出的舆论,俾斯麦说道:“不要指望用演说和决议解决当前所面时的难题,我们在1848车和1849年就犯了大错。”

—整理自《俾斯麦》和《德意志统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4~16世纪德意志选帝侯的特点,并概括腓特烈家族促使普鲁士实力不断增强的统治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俾斯麦关于德意志统一的构想与1849年法兰克富邦联议会的构想有何异同。

作为当今世界上的经济强国,德国的发展历程具有一定的借鉴和现实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德意志地区,由于诸侯林立,王权衰弱,德意志的教会一直在教皇的控制下。……新教的改革破坏了天主教大一统的局面,对罗马教皇和信仰天主教的皇帝家族形成了直接的威胁。1555年,查理皇帝认识到与新教和解才是符合现实的利益,签订奥格斯堡和约,规定德意志各邦诸侯有权决定其臣民的宗教信仰。由于这个规定,各邦的国家权力和教会权力都集中到诸侯一人手中,从而大大加强了他们的实力。

——摘编自李艳军《论近代德国长期分裂的历史渊源》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新教的改革”首先在德意志开展的原因。奥格斯堡和约的规定反映了新教的哪一主张得到了认同。

材料二   1871年,德帝国建立,随之国家相继统一税制、统一货币、统一行业法规、统一度量衡制度。德国大资产阶级满足于这些措施给资本主义发展创造的良好条件,致力于技术革新和创造,以便发财致富。……德帝国把技术革命的重心引向重工业和军事工业,至19世纪末,这种强有力的工业扩张因素急剧增长。随着帝国军事装备的增强,普鲁士军国主义日益扩展成为德意志帝国的咄咄逼人的军国主义,成了德国上下影响广泛的巨大力量。这样带来了双重性的后果:经济繁荣,军力膨胀。因此,可以说科学技术一旦涂上军事色彩,即“科学穿上了军装”,对于世界而言便是一场灾难来临的信号。

——摘编自丁平《第二次技术革命在德国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末德国“经济繁荣”的原因。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出现的条件,说明“科学穿上了军装”,对于世界而言便是一场灾难来临的信号。

材料三   古典的经济自由放任出发点是通过市场达到利益的自然和谐。而在社会市场经济的理论家们看来,这一点是不能接受,因为社会上的每个人及团体之间都努力要求得到更多的自由或更多的社会保障,社会内部的冲突是具有现实性的。通过纯粹的市场分配所引起的社会问题,是自由的市场经济无法克服的。社会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是一种有序的竞争,是一种辅之以必要的国家干预的竞争。社会市场经济政策思想的基本要义正是处理好经济自由和政府管制之间的关系。

——李光玉《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研究》


(3)阅读材料三,指出与“古典的经济自由放任”模式相比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优点。结合所学,说明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是如何处理经济自由和政府管制之间关系的。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