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84
福特生产流水线

世界上第一条汽车装配流水线诞生在福特汽车公司。1903年,福特与人合伙创办福特汽车公司。1908年,福特公司推出一种最新型的T型车,因价格低,引起一般工薪阶层、农民家庭的关注。福特意识到,产品要价廉,质量要可靠,必须采取流水作业法大量生产。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首先使用大规模流水线生产方式。1914年,福特安装了第一条自动传送带,也是工业企业第一条自动线。其生产方式是在实行产品标准化的基础上,利用高速传送装置,把生产过程组成流水作业线。一战后,全球汽车有一半是T型车。性价比高的T型车把汽车从富人们的娱乐工具中独立出来,也改善了人们行路难的问题。1925年,福特公司每10秒就生产组装一辆车,生产效率提高4488倍。到1927年止,T型车共生产出1500多万辆,创下了前所未有的奇迹。神奇的流水线,从汽车工业推而广之,改变了整个世界。这种劳动组织和生产管理办法不仅开创了科学管理的新时代,而且把工人变成了“快马加鞭”式的新制度的受害者。工作变得单调乏味,对技能的要求越来越低,《福布斯》杂志载文说,持续运作的传送带,使下班的男女工人疲惫不堪,常常瘫倒在公共汽车或街道上。

——摘编自尹淑凡《汽车大王和神奇的流水线》


依据材料,谈谈你对福特生产流水线的认识。
22-23高二上·北京丰台·期末
知识点: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技术标准的突出特点有六:广泛性、简约性、推荐性、强制性、无序性、经济性等。是广泛性。技术标准的适用范围广泛,不仅适用于中央所属单位,而且适用于基层;不仅适用于手工业领域,而且适用于农业、医学、工程建筑、水利交通等经济和社会的行业。二是简约性。古代的技术标准大多是简单约定,按现代技术标准的要求来说是不规范、不完善的,有些也没有形成指标体系。三是推荐性。大部分技术标准没有从法律上明确规定必须应用推广,而是具有推荐的性质,提倡鼓励按技术标准做,有关地区单位、个人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和实际情况,决定采用或不采用。四是强制性。有部分技术标准在法律上作了明确规定,要求必须应用推广。五是无序性。技术标准的管理是无序进行的,没有综合性技术标准管理机构及其人员,多数技术标准是在社会需求下生产经营单位自愿实行的,有些技术标准的掌握是靠传承进行的。六是经济性。古人在当时落后的经济条件下,还是非常注重节约原料、人力、时间及提高工作效能和增强经济效益的。

——潘志华《谈中国古代的技术标准》

材料二   “泰勒制”创立之后,亨利·福特首先在福特汽车的生产过程中采用泰勒的科学管理方法进行流水线生产,于1914年组建了第一条汽车生产流水线,正式开始生产福特T型,生产率大幅提高,钟内就能生产一部汽车,远远领先于其他同业的水平,以至于当时世界上90%汽车都是福特汽车公司生产的。由于福特T型车在市场竞争中地位稳固,以至于在1917年至1923年之间都没有做过任何广告。1927年停产时,全世界T型车的产量已经超过1500万辆,这个纪录保持了将近一个世纪。与此同时,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单位商品价值量的降低,以福特T型车为例,从1908年面世就创了汽车价格的新低

——850美元,到1929年,价格降为290美元。

福特制将效率置于首位,选用最佳方案来实现既定目标,其最大特征是产品生产的标准化和计量的数字化。以福特汽车为例,亨利·福特从四个方面改进了其汽车装配线:第一,确立了统一的标准,装配线的所有工人都必须适应这一标准;第二,装配线保证了不同作业间衔接的流畅性,拒绝因作业的前后衔接浪费时间。第三按照每一岗位完成其工序所需的必要时间设置流水线的运转速度,每一工人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自己的工序。第四,不断创新生产方式优化劳动,加快流水线的运转。

——杨发琼吴志锋杨敏《美国二次工业革命及泰罗制、福特制背后的经济增长逻辑》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技术标准特点产生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古代技术标准和美国“福特制”的差异。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技术标准化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6年,福特制造出了他的第一辆汽车。福特汽车公司于1903年开业。亨利·福特想要制造一种面向大众而不是富人阶层的新型车。1908年引进T型车模型。这种车的价格只有850美元,当年的销售量就达到10607辆。福特采用流水生产线组装汽车。福特规定福特公司的最低日薪是5美元。这是当时普通工人工资的两倍。1913年,福特建立了第一家流水线汽车厂,这大大降低了汽车的生产时间和生产成本,价格也下降到每辆360美元(1916年),当年就卖出730041辆汽车。到后来,一辆T型车的价格只有265美元。到1929年,美国汽车年产量达到450万辆,2310万辆汽车登记在案。20世纪20年代,汽车制造成为美国经济的第一大产业,并带来了10年工业大繁荣,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59%,达到1031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2%,个人收入增长38%。

——摘编自《美国百年经济奇迹》

材料二   现代科技的确为人类创造了惊人的财富,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便利,我们感谢科技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但我们也无法阻挡科技负面影响的产生。现代科技给我们提供了我们所需求的东西,而沉溺其带来的便利使我们失去了很多选择的机会和能力,依赖其飞速的发展也使我们成为了现代科技的一部分,被工具化和模式化。要说对人类日常生活的负面影响,相信令人们感触最深的就是现代发达的、时刻陪伴人们左右的信息网络科技了。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人类文明如何发展,已成为人类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

——摘编自《百度科技》


(1)根据材料一,指出福特在汽车生产领域的发明成就。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发明对当时社会面貌的改变。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人类文明如何发展”的认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4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采用流水线生产汽车,这种新式生产方式被称为“福特制”。福特制通过详尽而简单的分工,使工人的操作简单化和标准化,如“在两个螺栓上套上两个螺母,或者给汽车装上一个车轮”。福特制要求零部件标准化,实现了工人之间的可替换性。1925年,福特公司平均每10秒钟下线1辆汽车,创造了产业史上的奇迹。20世纪20年代末,福特制被更多产业采用。1945年至1974年,福特制逐步在西方国家推广,这一时期被称为“福特主义时代”。

——摘编自王蒲生《产业哲学视野中全球生产方式的演化及其特征》等

材料二   二战后,以丰田公司为代表的日本企业形成了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即“丰田制”,它将作业自动化、标准化与人的自主性有机结合。丰田制通过各种轮训将车间工人培养成能够自我管理的多技能劳动者,工人将质量控制、机器维护和清理工作有机结合,具有发现并纠正技术缺陷和持续改进生产工艺的能为。丰田制将研发、生产和销售等部门的代表组成工作团队,在三个部门之间建立起紧密联系,提高了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的速度和应用性。20世纪80年代,丰田制被西欧企业所借鉴。

——摘编自张世鹏《后福特主义浅说)》等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福特制的影响。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与福特制相比,丰田制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