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4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元初沿用辽金以来的历法,误差很大。至元十三年(1276 年),元世祖设立“太史局”,重新修订历法,并任命郭守敬等进行观测和推算工作。郭守敬创制了简仪、高表等 16 种精巧准确超过前人的观测仪表,并与尼泊尔建筑师阿尼哥合作,在大都兴建新天文台,运用精密仪器进行天文观测。他从上都、大都转抵南海亲自参与天文观测,并派出 14 个观测队,到全国 27 处地点进行了天文观测,史称“四海测验”。根据测验结果,参考一千多年的天文资料和七十多种历法,终于在至元十七年(1280 年)编制成新历法。忽必烈对新历法极为满意,他按照《尚书·尧典》中“敬授民时”一语,将新历法定名为《授时历》,此后通用了 360 年。

——摘编自李兴濂《郭守敬:七百年前的中国科学之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郭守敬的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郭守敬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22-23高二上·四川成都·期末
知识点:宋元科技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元初,刘秉忠因所用金时《大明历》已有与天象不合问题,提议修订历法。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廷设立太史局(后改为太史院),命许衡、王恂、郭守敬、杨恭懿等主持其事。郭守敬(12311316),字若思,顺德邢台(今属河北)人。祖父郭荣精通算数水利,他让郭守敬从学于精通天文地理的刘秉忠。后郭守敬被任命为同知太史院事。对于修订历法,郭守敬认为,首先应创制精密的天文仪器,然后进行测量,这样才能有准确的数据。郭守敬对前代过于复杂的浑仪加以简化,取消黄道圈,创制了简仪。简仪使用许多线以提高精度,是一项改进。郭守敬改制的圭表,把宋代的八尺长的圭表增高到四十尺,并依据小孔成像的原理,发明了测影器具“景符”,大大提高了测定精度。经元世祖批允,至元十六年(1279年),郭守敬进行了大规模的天文观测活动,“东至高丽,西极滇池,南逾朱崖,北尽铁勒,四海测验,凡二十七所”。通过实地观测,取得了许多就当时来说世界上最为精确的数据。郭守敬、王恂等人,在此基础上参考累代历法,终于编出新的历法——《授时历》。

——摘编自叶坦、蒋松岩《中华文化通志·历代文化沿革:宋辽夏金元文化志》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郭守敬成功编定《授时历》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郭守敬身上体现出的优秀品质。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