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0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场全国规模的革命想取得哪怕是部分的成功,都需要在人们面前提出一个与以往不同并被众多人接受的新的理想和目标,使人们重新燃起新的希望,深信尽管目前的处境艰难,但这种状况是可以改变的。这就需要有新的社会力量站在民族解放运动的前头。辛亥革命与之前的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不同的地方,就在这里。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1940年9月,德意日签订同盟条约,中国政府不失时机地展开外交攻势,推动中美英结盟来对抗日本。1941年12月9日,蒋介石致电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建议在重庆召集联合军事会议,协调各国作战。美国国务院认为蒋介石的建议“从理论上讲是非常正确的”。1942年1月1日,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集会,中国多年的努力和愿望终于成为现实。                            

——摘编自胡德坤《中国抗战推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辛亥革命取得“部分的成功”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从国家政体与社会性质的视角解释“部分的成功”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中国多年的努力和愿望”及实现的标志性文件名称。结合所学分析“中国抗战推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程”。
2023·浙江·模拟预测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评价中共七大和抗战胜利的原因、意义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6年,彭学枫以中共中央代表的身份前往太原,向国民党阎锡山提出建立双方电台联系和晋陕通商,得到同意。在卢沟桥事变后,中共领导层的基本判断是,日军占领平、津后决不会就此收手,山西将成为日本下一步进攻的重要方向。不久后周恩来亲往山西,认为:“恒山山脉,绵延至桑干河右岸,颇利敌后游击。五台山脉山势最高峻,芟延极广,南北东西均不易突入,机械兵团尤难。"1937930日,八路军的三个主力师全部开往山西抗日战场,投入对日作战。

——摘编自于化民《中共领导层对华北游击战场的战略运筹与布局)

材料二   19409月,德意日签订同盟条约,中国政府不失时机地展开外交攻势,推动中美英结盟来对抗日本。1941年'129日,蒋介石致电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建议在重庆召集联合军事会议,协调各国作战。美国国务院认为蒋介石的建议“从理论上讲是非常正确的"。194211日,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集会,中国多年的努力和愿望终于成为现实。

——摘编自胡德坤《中国抗战推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八路军主力开往山西抗日战场的原因。请分别以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史实为例,说明八路军出兵山西的主要成果。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中国多年的努力和愿望"及实现的标志性文件名称。综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抗8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