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单选题-单题 较难0.4 引用5 组卷250
下表为近代“东方文化派”的代表性思想内容。据此可知,“东方文化派”的认知(     
思想内容

出处

肯定欧洲现代文明的成功,又指出它也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
要原因:主张东西文化互补
1915年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
列举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明确表达了对西方文明
的怀疑态度,从整体上和根本上坚持中国文化优越论
1916年杜亚泉《静的文明与动的文
明》等
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宣告近代欧洲“科学万能”论调的破灭,强调
发扬本国固有的精神文化,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系统

1920年梁启超《欧游心影录》

A.基于对东西方文化的比较反思B.促进了民主科学的传播
C.成为当时社会进步思潮的主流D.改变了救亡图存的路径
2022·湖北·模拟预测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快速发展,以及随之而来形成的霸权地位,西方发达国家逐渐在制度和文化方面形成了优越感,“西方中心论”由此应运而生。在“西方中心论”看来,西方是世界的中心,西方文明和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明和文化,代表着非西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方向。

但是,二战以后,西方中心论也开始受到了挑战。1955年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最先明确提出了"全球史观"来反对"西方中心论"。他认为,主要从西欧观点来解释历史已经不够了,应该从欧洲和西方跳出,将视线投射到所有的地区和时代,这样才能公正地评价各个时代和世界各地区一切民族的建树。

——摘编自李建国《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西方中心论”》

材料二   现代化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该理论认为现代化是一个朝欧美型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系统演变的过程。对非西方不发达国家来说,其社会内部传统因素无力促成现代化的发端,只有依靠西方文明的传播与冲击才能够实现现代化发展,即引进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文化等西方文明才能够实现现代化发展。

——摘编自周运清《新编社会学大纲》

材料三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西方中心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二战后受到挑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方“现代化理论”的实质,并运用材料三中的观点结合中外史实评析该理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