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洋务运动的产生是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和世界资本主义潮流冲击诸多因素汇聚的结果。作为一场自救运动,它体现了清政府应付历史变局的一种抉择。李鸿章是举办洋务事业最多、成绩最为显著的洋务派官僚。1862年他目睹西洋船炮之精良,慨叹不已,以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于是便以倡导洋务为己任。19世纪70年代后,李鸿章的洋务思想得到深化。他认为,“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其洋务活动超越了仿制西洋船炮的阶段,而进入了办工厂、开矿山、修铁路以及举办轮船航运、电报通讯等民用工业更为广阔的新阶段。李鸿章说的“外须和戎,内须变法”一句,将“和戎”“变法”与洋务联为一体,最能体现其洋务思想的总体架构。但其弱点也集中反映在这里。

---摘编自郑师渠主编《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的性质,并指出李鸿章洋务思想及其活动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李鸿章的“外须和戎,内须变法”思想。
22-23高一上·全国·阶段练习
知识点:洋务运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开始时以军事工业为重点,随着军事工业的创办,洋务派遇到了急待解决的财政方面的困难以及原料和燃料等问题。因此,必须相应地发展煤、铁等工业。李鸿章曾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岁入财赋动以数万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酌度时势,若不早图变计,择其至要者逐渐仿行,以贫交富,以弱敌强,未有不终受其敝者。”所以,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洋务派在举办军事工业的同时,打出“求富”的旗号,大力举办轮船运输、燃料、原料、铁路、电报、纺织等民用企业。

——摘编自齐春晓《简述洋务运动中的民用工业企业》

材料二   洋务派在创办洋务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了旧人才的明显缺陷,因而迫切期望有一种既能恪守封建之道又能懂得西文西艺的洋务人才,于是,他们在不改变传统教育体制的前提下,兴办了一些新式学堂。这些学堂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外国语学堂,如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广州同文馆等;一类是技术学堂,如福州船政学堂、上海电报学堂等;一类是军事学堂,如天津水师学堂、天津武备学堂、广东水陆师学堂等。从这些学堂的类型,大致可以看出洋务派对洋务人才的基本要求,也可以看出洋务教育对西方文化的基本选择。

——摘编自王建军《中国教育史新编》

材料三   戊戌变法是以康梁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内忧外患的刺激下所展开的一场救亡图存运动。它力图通过中国社会内部结构的自我调整转出一个全新的社会类型……使国家步入世界发展的轨道,走上现代化的道路。

——摘编自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务派举办民用企业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时期新式学堂的新特点,并简要评价洋务运动的教育改革。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前的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剑与火、血和泪、苦难和抗争、屈辱与奋进的交响曲。在这一历史时期里,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把一个独立的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另一方面,面对外来侵略,中国社会各阶级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都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为维护国家主权、求得民族独立不断探索和抗争。

——摘编自郭大松《中国通史教程近代卷》

材料二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清政府内部一批掌握实权的官僚觉悟到中国对西方有不能不学之处,而所要学的就是西方之技术,于是在奕䜣,曾国藩,李鸿章等重臣的倡导和主持下,洋务运动因此兴起。1861年初,清政府宣布设立总理衙门和北洋与南洋通商大臣,是洋务运动的先声,然后以派员采购外洋船炮并自行仿造为开路,随之在各地建立起一批军事工业。20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洋务派在继续兴办军事工业的同时,又着手兴办民用工业。

——摘编自《中国的现代化与洋务运动》

材料三   但戊戌新政不只是继承了洋务新政的遗产,……更多的是对洋务新政的超越。戊戌新政的口号是“保国”。……在这个口号的后面,还有更为真实的“兴西学”、“兴民权”、“开民智”口号和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的目的。戊戌新政已有较系统的近代思想理论作指导,即从西方引进的进化论。戊戌新政的主导力量是维新派,他们的社会基础是当时的新兴社会力量——资产阶级。戊戌新政的内容更为广泛,也更深入,不仅已涉及洋务新政所没有的政治领域的改革,即使是延续洋务新政中的经济、文化教育领域的改革,也更有广度和深度。

——《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并指出五四运动前中国社会各阶级进行探索和抗争的重大事件(各举一例)。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戊戌变法超越洋务运动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能够超越洋务运动的主要原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