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单选题-单题 较难0.4 引用5 组卷539
南京国民政府的公务员制度规定,简任官无须考试,荐任和委任官员分别通过高等和普 通文官考试取得任职资格,而文官考试实行几十年,实际录取的人数总计不过千人。“非考试及格人员,可以直接上任,即日支俸;考试及格人员虽经初试再试及格,大多数仍须先行学习,学习期间虽有津贴,但与试署人员所支俸禄相差悬殊。”这说明南京国民政府的公务员制度(     
A.标志中国文官考试制度建立B.为任人唯亲、拉帮结派提供可能
C.吸收了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D.全面践行了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
22-23高三上·浙江·阶段练习
知识点: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官员的选拔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晚清废除科举制给中国政治带来了冲击,刚刚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政体的资产阶级为了重建有效统治,将目光投向域外,民国文官制度主要是以西方近代文官制度为蓝本建立的。根据1915年的《文官高等考试令》,文官高等考试分为政治、经济、法律、物理、数学、化学、机械、造船、建筑、医学等23个专门学科。南京国民政府在1930年发布的《规定政务官事务官之界限令》规定:几经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议决任命的官员或已经国务会议议决任命但尚须经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作最后审核才得正式公布的官员,均称政务官,除此之外的官员,即为常务官或事务官(公务员)。民国时期考试院办公楼院内卫士一律佩剑,还特设古乐队,发榜时主考官还师法明清的考官和皇帝,亲笔写榜,以示隆重。由于民国党治和军治色彩浓重,政府当局为党务人员和军人进入文官队伍大开方便之门,“非考试及格人员,可以直接上任,即日支俸;考试及格人员虽经初试再试及格,大多数仍须先行学习,学习期间虽有津贴,但与试署人员所支俸禄相差悬殊。”民国文官考试实行几十年,实际录取的人数总计不过千人,文官考试仅是众多任用资格中的一项而已,无法实现孙中山先生一切文官皆经考试的想法。

——摘编自徐萍《从进士利举到文官考试——中国选官制度在民国时期的制度逻辑》


(1)据材料,概括民国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民国时期文官制度的特点。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对民国文官制度的认识。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