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易0.85 引用4 组卷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曼彻斯特一个工厂的规章制度

第一条   每天早晨机器开动十分钟后,工厂大门即行关闭,自该时起到早餐前,任何织工均不得入厂。在此时间内织工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目每台罚款三便士。

第二条   在其他时间内,织工在机器转动时缺工者,按其管理的机器数目每台每小时罚款三便士,织工未得监工允许擅自离开车间者也罚款三便士。

……

第九条   所有梭子、刷子、注油器、轮子、窗户等如有损坏概由织工赔偿。

——摘编自詹姆士·利奇《一位曼彻斯特工人所揭露的关于工厂的无可否认的事实》

(1)材料中的这种史料对研究该主题是必须的吗?请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在选用史料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应坚持什么原则?
22-23高二上·福建龙岩·阶段练习
知识点:史学研究方法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某学习小组在研究“从曼彻斯特看工业革命的影响”这一主题时,搜集到了如下几则史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曼彻斯特一个工厂的规章制度

第一条   每天早晨机器开动十分钟后,工厂大门即行关闭,自该时起到早餐前,任何织工均不得入厂。在此时间内织工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目每台罚款三便士。

第二条   在其他时间内,织工在机器转动时缺工者,按其管理的机器数目每台每小时罚款三便士,织工未得监工允许擅自离开车间者也罚款三便士。

……

第九条   所有梭子、刷子、注油器、轮子、窗户等如有损坏概由织工赔偿。

——摘编自詹姆士·利奇《一位曼彻斯特工人所揭露的关于工厂的无可否认的事实》

材料二   1842年,曼彻斯特一份新闻报道描述:“黑烟笼罩在城市的上空,经久不散,人们抬头可以看到高耸的烟囱吞吐着滚滚的黑烟,低头可以看到厚厚的煤灰覆盖着大地,到处都是黑灰色的建筑,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已经分辨不出白天和黑夜了。”

——摘编自吴洋、卜风贤《19世纪以来伦敦和曼彻斯特雾霾的治理》

材料三   曼彻斯特人口由1750年的18000增加到1851年人口普查时的30万人,大多数人口属于工人阶层和移民。在1832年的改革法案中,在国会中拥有代表席位,并且中产阶层的男子获得了选举权。

——摘编自何成刚《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

(1)材料一这种史料对研究该主题是必须的吗?请说明理由。
(2)材料二、三从哪些视角拓展我们对该主题的研究?
(3)我们在选用史料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应坚持什么原则?
某学习小组在研究“从曼彻斯特看工业革命的影响”这一主题时,搜集到了如下几则史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曼彻斯特一个工厂的规章制度

第一条 每天早晨机器开动十分钟后,工厂大门即行关闭,自该时起到早餐前,任何织工均不得入厂。在此时间内织工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目每台罚款三便士。

第二条 在其他时间内,织工在机器转动时缺工者,按其管理的机器数目每台每小时罚款三便士,织工未得监工允许擅自离开车间者也罚款三便士。

……

第九条 所有梭子、刷子、注油器、轮子、窗户等如有损坏概由织工赔偿。

——摘编自詹姆士·利奇《一位曼彻斯特工人所揭露的关于工厂的无可否认的事实》

材料二 1842年,曼彻斯特一份新闻报道描述:“黑烟笼罩在城市的上空,经久不散,人们抬头可以看到高耸的烟囱吞吐着滚滚的黑烟,低头可以看到厚厚的煤灰覆盖着大地,到处都是黑灰色的建筑,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已经分辨不出白天和黑夜了。”

——摘编自吴洋、卜风贤《19世纪以来伦敦和曼彻斯特雾霾的治理》

材料三 曼彻斯特人口由1750年的18000增加到1851年人口普查时的30万人,大多数人口属于工人阶层和移民。在1832年的改革法案中,在国会中拥有代表席位,并且中产阶层的男子获得了选举权。


      

——摘编自何成刚《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


(1)材料一这种史料对研究该主题是必须的吗?请说明理由。
(2)材料二、三从哪些视角拓展我们对该主题的研究?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