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7
处理好民族关系历来是各朝代政权实施治国理政,追求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北魏改革】

材料一   孝文帝日:“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引自《资治通鉴》


【唐皇长策】

材料二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肤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


【清帝奇功】

材料三   1761年,居住在伏尔加河下游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举行反抗沙俄的起义,遭到沙皇军队的残酷镇压。在生死存亡之秋,首领渥巴锡等率部众于177010月再次发动了反抗沙俄的武装起义,他们高呼:“我们的子孙永不当奴隶,让我们到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经长途跋涉,东归祖国。受到了乾隆皇帝隆重接待和妥善安置。

——岳麓版《教学参考书》


(1)北魏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建立的北朝政权,它在孝文帝改革时对鲜卑等少数民族实行汉化政策。材料一体现了汉化政策的哪一方面?汉化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体现了唐朝政府对于民族关系怎样的态度或政策?试举唐与吐蕃交往的二例予以说明。
(3)材料三反映了清朝皇帝对于少数民族的爱国义举一种怎样的态度?此外,清朝前期。为维护国家统一,在处理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关系上还采取了哪些方式?请举例说明。
22-23高一上·吉林长春·阶段练习
知识点:疆域的奠定 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唐代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纵观世界历史,古国文明源远者未必流长;中国文明源远而流长,成就辉煌,这是极为难得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

——许慎《说文解字》

材料二   孝文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引自《资治通鉴》

材料三   历代统治者为巩固统治都重视边疆的治理。两汉时期,在边疆设立了众多郡县和属国。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安排边疆民族子弟学习汉族文化,并将众多汉文经典书籍颁赐给边疆民族。元代。

在边疆设立了宣慰司,任用大量土官,因俗而治;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

清代,雍正皇帝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四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始皇采取的措施。说出该措施的影响。
(2)材料二体现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汉化政策的哪一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元代治理西域的措施。
(4)根据材料四,概括唐太宗实行的民族政策。列举一项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具体措施。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