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98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商业发展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材料一 楚汉战争时,“楚汉相距(对峙于)荥阳也,民不得耕种,米石至万”(一石米值万钱)(《史记•货殖列传》),“关中大饥,米斛万钱”(斛:计量单位,与石相似)。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钱。到汉文帝时,谷价至“石数十钱”(桓谭《新论》),甚至有每石“粟至十余钱,鸣鸡吠狗,烟火万里,可谓和乐者乎!”的记载(《史记•律书》)。到汉武帝时,“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史记•平准书》)。
(1)说明材料中粮食价格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粮价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文献通考》卷14记载,宋太祖即位后,即下诏减宽商税,“榜(张榜公布)商税则例于务门(务,榷货务,掌管专卖的机关),无得擅改更,增损及创收”。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又下诏:“关市之租(税),……当从宽简,……其参酌裁减,以利细利(百姓的点滴收益),”“除商旅货币外,贩夫走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即税)。”
——孙健编著《中国经济通史》
材料三 北宋税收比例变化表
时间
两税收入比例(﹪)
征榷收入比例(﹪)
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
67.34
32.66
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
49.73
50.27
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
32.24
67.76

注:“两税”主要是土地和财产税。“征榷”是商业税和政府对重要商品的专卖。
——据郑学様主编《简明中国经济通史》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北宋政府的商业政策与以前的朝代相比有什么变化?分析其影响。
材料四 一百年前,西方用商品、枪炮和思想侵入了中国。……中国曾经被伏尔泰和耶稣教的传教士们称赞为世界上最文明和治理得很好的国家。现在这个大清帝国似乎是“可怜亦复可笑”了,它抵挡不住这些新兴的欧洲“王子”,这些工业西方的矛头。
——[英]格林堡著《不列颠的贸易和中国的开放》
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解读。
2013·黑龙江牡丹江·一模
知识点:其他改革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关于秦汉时期历史请回答

(1)中国古代史上,中央政权与地方力量的互动,影响着历史进程的发展。

指出两图所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结合所学,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制度的影响。

(2)商业发展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楚汉战争时,“楚汉相距(对峙于)荥阳也,民不得耕种,米石至万”(一石米值万钱)(《史记•货殖列传》),“关中大饥,米斛万钱”(斛:计量单位,与石相似)。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钱。到汉文帝时,谷价至“石数十钱”(桓谭《新论》),甚至有每石“粟至十余钱,鸣鸡吠狗,烟火万里,可谓和乐者乎!”的记载(《史记•律书》)。到汉武帝时,“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史记•平准书》)。

说明材料中粮食价格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粮价变化的原因。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西汉货币政策表

时间政策
西汉初年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
汉文帝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令民纵得自铸钱。故吴(吴王刘濞),诸侯也,以即山铸钱,富埒(liè等同)天子,其后卒以叛逆。
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而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于是天子与公卿议,更钱造币以赡用,而摧浮淫并兼之徒。
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有司言三铢钱轻,易奸诈,乃更请诸郡国铸五铢钱,周郭其下,令不可磨取鋊(yù,铜屑)焉。
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郡国多奸铸钱,钱多轻……于是悉禁郡国无铸钱,专令上林三官(即均输、钟官、辨铜三令)铸。

—《史记·平准书》

根据材料概括汉朝铸币权的变化,分析汉武帝币制政策的影响?

(4)是创新的先导,探索是解决社会问题,寻求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回答下列问题。

(董仲舒主张)建构一个由“孝悌”、读书出身和经由推荐、考核而构成的文官制度,作为专制皇权的行政支柱。这个由董仲舒参预、确立于汉代的政治—教育(“士—官僚”)系统是从统一大帝国着眼的整套官僚体系:政治的治乱兴衰不再仅仅依靠于作为首领的“圣人”,而且更依靠于遵循客观的“天道”,而这“天道”也就包含建立这整套的官僚行政体制。

—据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董仲舒为王朝统治提出了哪些治国方略?

材料一:周人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是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属于周的创造。分封出去的邦国,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制的创新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实施产生的政治作用。

材料二:商业发展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楚汉战争时,“楚汉相距(对峙于)荥阳也,民不得耕种,米石至万”(一石米值万钱)(《史记·货殖列传》),“关中大饥,米斛万钱”(斛:计量单位,与石相似)。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钱。到汉文帝时,谷价至“石数十钱”(桓谭《新论》),甚至有每石“粟至十余钱,鸣鸡吠狗,烟火万里,可谓和乐者乎!”的记载(《史记·律书》)。到汉武帝时,“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史记·平准书》)。


(2)说明材料二,粮食价格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粮价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董仲舒主张)建构一个由“孝悌”、读书出身和经由推荐、考核而构成的文官制度,作为专制皇权的行政支柱。这个由董仲舒参预、确立于汉代的政治一教育(“士一官僚”)系统是从统一大帝国着眼的整套官僚体系:政治的治乱兴衰不再仅仅依靠于作为首领的“圣人”,而且更依靠于遵循客观的“天道”,而这“天道”也就包含建立这整套的官僚行政体制。

——据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整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董仲舒为王朝统治提出了哪些治国方略?
经济政策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现状又影响着经济政策的制定。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献通考》卷14记载,宋太祖即位后,即下诏减宽商税,“榜(张榜公布)商税则例于务门(务,榷货务,掌管专卖的机关),无得擅改更,增损及创收”。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又下诏:“关市之租(税)……当从宽简……以利细利(百姓的点滴收益)”。

——孙健编《中国经济通史》

北宋税收比例变化表

时间

两税收入比例(%)

征榷收入比例(%)

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

67.34

32.66

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

49.73

50.27

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

32.24

67.76

注:“两税”主要是土地和财产税。“征榷”是商业税和政府对重要商品的专卖。

——据郑学檬主编《简明中国经济通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政府的商业政策,分析其影响。

材料二   1832年,通过议会制度改革,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政治权利。

1845年,自然灾害导致爱尔兰农业歉收。1846年,英国废除限制粮食进口的《谷物法》。粮食自由进口,有利于城市工商业者。

1849年,英国取消航海条例。1852年英国议会宣布英国为自由贸易的国家。

1860年,英法商约是自由贸易制度完成的标记,英国棉织品和铁制成品出口法国,法国葡萄酒等进口到英国。

——据【英】考特《简明英国经济史》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英国实施自由贸易政策的原因。

材料三   1953~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6.1%,虽然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低于同期亚洲四小龙的发展速度。而1979~1997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为9.8%,比同期世界经济年平均增长率高6.5%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高7.3%个百分点,增长速度居世界之首。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晚期中国经济的特点。依据所学知识从国家政策的角度分析其成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