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论述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36
我国自1954年首部宪法通过、1982年宪法公布实施以来,宪法不断完善。下列为1988年宪法修正案、1993年宪法修正案、1999年宪法修正案、2004年宪法修正案修改的部分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1988年宪法修正案一

时间:1988年4月12日.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修改的主要内容:

●宪法第十一条增加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肯定了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补充。

●宪法第十条第四款修改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古。买卖成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确立了我国新的土地使用制度。

-1993年宪法修正案一

时间:1993年3月29日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修改的主要内容:

●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坚持改革开放"等提法写进宪法序言。

●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用“国有经济”“国有企业”取代“国营经济”“国营企业”。

●删去“农村人民公社"的提法,确立“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的法律地位。

●将县级人大每届任期由3年改为5年。

一1999 年宪法修正案一

时间:1999年3月15日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修改的主要内容:

●将“邓小平理论”的内容写进宪法序言。

●增加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明确“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修改了我国的农村生产经营制度,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增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容;确立了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2004 年宪法修正案一

时间:2004年3月14日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修改的主要内容:

●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人宪法,增加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

●在宪法序言关于爱国统一战线的组成中增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将国家的土地征用制度修改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将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规定修改为“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写入宪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我国宪法修正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作出合理解读。
22-23高二上·山东潍坊·期中
知识点:新中国的法制进程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宪法是社会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反映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一个时期的特征,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明传统,承担了更为丰富的角色和功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变迁的宪法
宪法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主要内容(节选)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
第六条   国营经济是全民所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力量和国家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物质基础。
1988年宪法修正案(1988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修改的主要内容:
1)将宪法第十一条中原先规定的“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修改为“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受国家保护,国家对私营经济进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2)针对土地使用权问题,修改后的规定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买卖、侵占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
1993年宪法修正案(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修改的主要内容:
1)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坚持改革开放”等提法写进宪法序言。
2)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用“国有经济”“国有企业”取代“国营经济”“国营企业”。
3)删去“农村人民公社”的提法,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法律地位.
2018年宪法修正案(2018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修改或增加的主要内容:
第三十二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后加上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修改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
第三十六条“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后增写一句,内容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第三十九条“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修改为“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
第四十条“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选取材料中的两个阶段或整体,谈谈你对“变迁的宪法”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名称

主要内容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49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规定了政权机关的组成和新政府的军事、经济、文化教育、民族政策、外交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俗称“五四宪法”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在内容上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的原则,为我国日后宪法的修改奠定了基础。
1982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并颁布,俗称“八二宪法”。这部宪法继承和发展了五四宪法的基本原则,增加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规定。
1988年宪法修正案,允许私营经济出现,并准许土地使用权转让;1993年宪法修正案,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写入序言;1999年宪法修正案进一步提高了私有经济地位;2004年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说法写人宪法;2018年宪法修正案,把中共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大法。

——据中国人大网站资料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共同纲领》与“五四宪法”的主要差异。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和不断修正所体现的特点,并谈谈你对我国宪法不断修正完善的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颁布的宪法或宪法性质文件

时间宪法名称核心内容
193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确认实行工农兵民主专政和苏维埃政权组织形式
1941《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按照“三三制”组织抗日民主政权
1946《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边区实行人民代表会议、保障人民各项权利

材料二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新要求,1982年我们党领导人民制定了现行宪法。现行宪法颁布实施后,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大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先后五次对有关条文和部分内容作出必要修正,共通过了52条宪法修正案。1988年修正案中,肯定了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补充。1993年修正案中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坚持改革开放"等提法写进宪法序言.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用"国有经济"、"国有企业"取代"国营经济"、"国营企业"。1999年和2004年,修正案先后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2018年修正案正式将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宪法。

——据李林《我国宪法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根本法治保障》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民主革命史实,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颁布的宪法或宪法性质文件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82年宪法颁行及其后又多次修正的背景。
(3)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宪法建设的认识。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