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960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 机杼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
——[唐]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   盛泽镇,在二十都。明初以村名,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迄今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者无虚日,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清]乾隆时期编纂的《吴江县志》卷四
(1)徐州朱陈村和苏州盛泽镇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有何不同?
(2)两则材料各自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哪些时代特征?其可信度如何?
(3)从经济结构的角度对盛泽镇的特点作一评价。
2013·陕西·模拟预测
知识点:小农经济商业的发展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兴起了一大批商业市镇,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史》

材料三航海乃是谋求本共和国福利与安全最重要的手段……自公元1651年12月1日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或领土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亦应一并没收。

——英国《航海条例》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怎样的生产方式?它有什么特点?

(2)联系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商业市镇的主要特点及其兴起原因。

(3)根据材料二归纳英国颁布此条例的主要目的。《航海条例》的颁布带来了什么影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