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论述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治制度的核心价值观主要有:

一、人民民主。对于当代社会主义政治形态来说,作为一种价值追求,民主理想的价值 已充分确立,但就制度的实际房面而言,民主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和发展。人民民主的价 值理念是我国政治制度的根本价值取向。我国各项政治制度都是按照这一理念和宗旨设计 传承的,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精神。

二、民族性和现代性的统一。任何政党制度都有民族性、现代性两个方面,都是普适性 与特殊性的结合。政党制度中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关系由背离、疏离走向高度统一,这是政党 政治发展的价值取向和内在逻辑。新中国政党制度的发展忠实地体现了这一历史逻辑。

三、社会平等和法治。平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本质上是平 等的社会。社会平等的实现需要一定条件,这就意味着社会平等的实现需要一个历史过程。 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社会平等既是作为社会原则而存在,同时也是作为制度的原则而存 在的。

——摘编自刘文沛、丁长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史基本问题探析》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 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2-23高二上·河南洛阳·阶段练习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近代以来我国的主要宪法及其内容。   

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清政府颁布的宪法文件,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宪法文件,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规定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体现了“大权统于朝廷”的精神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我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是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具体体现。它以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主权在民、人人平等、三权分立等资产阶级民主原则,树立了民主观念,具有反封建的重大进步作用
1928年《训政纲领》确认国民党为最高训政者,把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及中央执行委员会规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把中央政治会议变为政府的直接领导机关,从而建立了国民党一党专制的政治制度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宪法地位,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与人民民主原则。它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宪法的崭新历史,在根本上巩固了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权的合法性,确立了国家的各项基本制度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增加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规定,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摘编自乔要博《浅谈近代中国百年的法律发展历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近代以来中国的法治建设”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