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0

第十九条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第二十条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批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第二十五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根据本地方的特点和需要,制定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和计划第三十七条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班级)和其他教育机构,有条件的应当采用少数民族文字的课本,并用少数民族语言讲课;根据情况从小学低年级或者高年级起开设汉语文课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使自治区获得了哪些自治权?

从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五条、第三十七条中分别看出自治区获得了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
22-23高二上·全国·课时练习
知识点: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政治制度建设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条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第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照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第三条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由香港永久性居民依照本法有关规定组成。

第四条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法保障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和其他人的权利和自由。

第五条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

……

第八条香港原有法律,即普通法、衡平法、条例、附属立法和习惯法,除同本法相抵触或经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作出修改者外,予以保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章总则”

材料二   第一百一十五条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机关行使宪法第三章第五节规定的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同时依照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政策。

第一百一十六条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者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一百一十七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管理地方财政的自治权。凡是依照国家财政体制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收入,都应当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安排使用。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节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1)材料一中法案哪一年获得通过?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法案的主要原则。

(2)请按成立先后顺序写出20世纪50年代我国三个自治区全称。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一国两制”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异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内容摘要

第一章   总纲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第二章   政权机关第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国家最高政权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人民政府为行使国家政权的最高机关
第四章   经济政策第二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
第五章   文化教育政策第四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第六章   民族政策第五十一条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地位。
(2)据材料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我国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联系所学知识,该宪法体现了哪两大原则?该宪法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共同纲领》内容摘要

第一章
总纲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第二章
政权机关
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
国家最高政权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人民政府为行使国家政权的最高机关。
第四章
经济政策
第二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
第五章
文化教育政策
第四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第六章
民族政策
第五十一条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少,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思想观念?写出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全称,并简析这部宪法对于近代民主化进程的意义。

(2)据材料二概括《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地位。

(3)据材料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我国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该宪法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