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94
《海国图志》被著名的中国近代史专家茅海建称为“有新思想闪烁”的奇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源和龚自珍一样,主张变法革新,认为“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富强,除因为拥有装备精良的军队外,更重要的是由于建立了一套近代化的工业。中国要想强盛起来,不仅要学习西方的养兵练兵之法,也应当着手建立近代工业。……他强调在发展近代工业时,应“尽得西洋之长技”,并相信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把祖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兴盛的国家。在《海国图志》中,魏源还介绍和评说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

——据李侃、李时岳等《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海国图志》成书以后,就如同在汪洋大海中投下了一枚小小的石子,根本没有在这个古老的国家激起风浪。魏启敏提到“很少有人认真地阅读和领会书中的深刻内涵。许多守旧的朝廷官吏骂声一片,甚至主张将《海国图志》付之一炬。在清政府眼里这是一部大逆不道的书籍。该书在国内的印刷数仅有千册左右”。出乎魏源和所有中国人意料的是,这本书在日本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一个显例。《海国图志》传入日本的时候,正是日本面临着和中国相同命运的关键时刻。日本维新志士利用《海国图志》提出改革主张和“开国论”思想。在1868年发起的明治维新运动使日本掀起了彻底向西方学习的热潮,从此走上了富国强兵的康庄大道,一跃成为可以战胜中国和俄国的亚洲霸主。而产生了《海国图志》的中国,则在盲目的自大和排外中,失去了一次又一次变革的机遇,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落后国家。

——据周英杰《〈海国图志〉的孤寂与荣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魏源的主要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源作《海国图志》的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周英杰对《海国图志》的评价视角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表述流畅。)
22-23高三上·山东·课时练习
知识点:开眼看世界的人-林则徐、魏源、徐继畬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源和龚自珍一样,主张变法革新,认为“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富强,除因为拥有装备精良的军队外,更重要的是由于建立了一套近代化的工业。中国要想强盛起来,不仅要学习西方的养兵练兵之法,也应当着手建立近代工业。……他强调在发展近代工业时,应“尽得西洋之长技”,并相信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把祖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兴盛的国家。在《海国图志》中,魏源还介绍和评说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

——据李侃、李时岳等著《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魏源的主要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源作《海国图志》的主要目的。

材料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惨败让清政府中的有识人士意识到若要重振国威,必须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从1861年开始,洋务运动开展。一般认为,洋务运动的发起者和领导者是奕䜣,实际操办洋务的是一些地方大员,比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主要发展军用工业。后期以“求富”为目标,主要发展民用工业。还兴建起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在向欧美派去了留学生的同时,还设立了各种实业和军事学堂。

——摘编自李小庆《“洋务运动”伪命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开展的背景及其主要活动。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戊戌变法是以康梁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内忧外患的刺激下所展开的一场救亡图存运动。它力图通过中国社会内部结构的自我调整转出一个全新的社会类型……使国家步入世界发展的轨道,走上现代化的道路。

——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主张并分析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