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3 组卷8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粤汉铁路全长约1100千米,湖南境内约占60%。民国学者林朝杰曾指出,湖南物产丰饶,然“因交通不便,物产无法输送,只有停滞一地,经济不能流通,故此湘省人民生活发生困难”。当粤汉铁路全线贯通之后,“湘省各地经济,则已渐成活跃,人民生活程度,已续渐提高,由此可见铁路交通与政治、经济之关系,粤汉铁路之完成,既为我国之一大之铁路交通线,而亦为湖南人之生命线”。

粤汉铁路历年分品类货物运输量表(单位:吨)

年份矿产品农产品林产品畜产品工艺品合计
191676037818153424213379565
1921101010123841454415910516129523
1925738411628742802117630712146296
19311004754485253174120060690252534
19352181087291015527659258099371236
1938297899234619901721016422913985464

注:1925年仅统计到6月底,1938年台政府用品44.2万吨。

——摘编自张卫东《粤汉铁路与近代区域经济社会变迁》

材料二   


1949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数(单位:千米)

——摘编自头豹研究院《变局中把握时代机遇,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史及金融改革史回顾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粤汉铁路成为“湖南人之生命线”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铁路运输发展的基本历程。
22-23高三上·湖南益阳·期末
知识点: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近代铁路交通事业得到较大发展。到19世纪40年代,英国国内的铁路干线已基本建成。美国铁路从50年代起开始迅速发展,并出现铁路建设的一体化趋势,重点发展客货联运线路,以便于远距离地运送货物和旅客。到1870年,美国的铁路体系已不再是地方性的,而是地区性的,甚至是全国性。然而,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最具有重大影响的是国际铁路联运形成体系和亚、非、拉美各洲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铁路的迅速发展。在印度,主要铁路线的修筑都是从各大海港通向内地原料产地。在拉丁美洲,铁路大都是通向近海的商埠,内地交通不发达,并且铁路建设几乎完全操纵在外国资本家手里,铁路成了外国资本进行扩张和掠夺的工具。

——摘编自赵景峰《科技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中的作用》

材料二   清朝后期至民国,中国铁路筑路里程统计表

阶段筑路总里程(千米)综合统计
1876-1894年437.4千米,其中清政府官办占69.3%全国总里程2.3万千米,东北和沿海地区占比94%。
1895-1911年9200千米,其中外资或列强直接修建占83.5%
1912-1937年11000千米,在已建成的铁路中列强直接经营或控制经营占86.7%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以沟通西南、西北为重点,修建了大量铁路线路和枢纽,成渝、天兰、兰新等大批铁路干线陆续建成。到1978年末,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增至5.2万公里。改革开放后,铁路网规模进一步扩大,路网质量显著提升。到2018年末,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13.2万公里,较1949年增长5倍。2008年,京津高铁开通运营,标志着我国铁路开始迈入高铁时代。到2018年末,高铁营业里程3万公里,是2008年的44.5倍,高铁营业里程超过世界高铁总里程的三分之二,居世界第一位。

——摘编自《辉煌70年: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1949-201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近代铁路运输发展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近代相比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铁路发展的重要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隋代大运河把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连接起来,打开了南北贸易物流的大通道,运河两岸兴起了一系列商贸市镇,苏州、杭州、扬州、开封等城市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兴盛起来的。唐代在这个基础上又开挖了一系列贯通不同河流的沟渠和运河,把中原地区的河流和水路都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水运网络,建成了完善的内陆交通体系,全国各地的商品、人员可以经过水路运输直接到达长安。

——摘编自许秀江《交通与古代中国的繁盛》

材料二:近代江南运河一直是一条繁忙的航道,后来和杭甬运河等相连,四通八达,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即使是在铁路运输兴起后,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原料输入及农副产品、工业制成品的输出,仍然主要依仗运河。吴淞江(苏州河)上海段是上海近代最早的工业区,苏州河沿岸集中了数以千计的工厂。近代江南地区出现了若干粮食、木材、丝绸、蚕丝集散中心,苏州成为苏省丝绸之冠,无锡则为全国“丝都”及米市之首。

——据叶美兰、李沛霖《江南运河与近代苏锡常地区经济(1840-1937)》等整理

材料三:2020年全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超过12万公里,内河货运量完成38.15亿吨,超过35.8亿吨的铁路货运量;内河货运量从2010年的18.86亿吨增长到2020年的38.15亿吨,年均增长8.4%;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等部分重点航道货运需求旺盛,呈现快速增长势头。2020年内河货运量是全国货运量的8.2%;内河货物周转量是全国货物周转量的8.1%。

——摘编自卢毅《运河的时代长江珠江运河建设正逢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时期运河和近代江南运河发展的不同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江南运河和新时期内河航运发展的共同原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