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朱剑凡,湖南省宁乡人。1902年,日本留学期间结识了华兴会黄兴、周震鳞等人。在他们的影响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

1904年回国后,次年将部分私家园林无偿捐出,创办周南女子学堂,为现在的湖南省长沙市宁乡一中和周南中学的前身,自任校长。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诸方面引进西方体制,融合中西方特点,进行创新……1907年,清政府出卖路权,朱剑凡、徐特立等首先发动学生罢课,开湖南学界保路运动之先河。1919年,在湖南人民“驱张”活动中,朱剑凡团结教育界开展“驱张”斗争,并支持学生到街头宣传爱国,抵制日货。

在办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严格以“节制整洁、博爱忠恕、勤勉耐劳”为校训。教与学以开发智力、提高技能、强健体魄、规范品行为目标,使他们成为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才。向警予、蔡畅、丁玲、曹孟君、杨展等都出自其门下。

——改编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等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朱剑凡兴办女学的原因。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朱剑凡在教育方面的贡献。
21-22高三下·湖南长沙·阶段练习
知识点:其他人物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初长沙著名中等学府创立表

学校建校时间校训学校性质
中路师范学堂(第一师范)1903年公、诚、勤、俭公立学校
明德学堂(明德中学)1903年坚、苦、真、诚私立学校
长沙府中学堂(长郡中学)1904年朴、实、沉、毅公立学校
周南女校(周南中学)1905年自治心(节制整洁)
公共心(博爱仁恕)
进取心(勤勉耐劳)
私立学校
雅礼大学堂(雅礼中学)1906年公、勤、诚、朴教会学校
省立一中(长沙市一中)1912年公、勇、勤、朴公立学校

材料二   1922年11月中华民国颁布新学制,史称壬戌学制。学制分初等教育(初小4年、高小2年)中等教育(初中3年、高中3年)高等教育(3—6年)。其中新课程标准规定:高级中学分普通科和职业科(有师范、商业、工业、农业、家事等科);普通科以升学为目的,又分为两组:第一组注重文学和社会科学。第二组注重数学和自然科学。课程均分公共必修、分科专修、纯粹选修3部分,各科课程以学分计,以修满150学分为毕业。

改革确立7项标准,十分重视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同时兼顾人的个性发展,第七条   还特别提出“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新学制的指导者和起草者胡适一再说:“新学制的特别长处,在于它的弹性。”“新学制新的应该是精神,而不是形式。”

——摘编自王丽《温故壬戌学制》等

材料三   现时影响中国教育的所有各种力量之中,中国文艺复兴所施加的影响最为深刻。这个运动作为“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当时运动的领袖胡适博士和陈独秀先生宣称:文言已经过时,白话乃是合法的继承者。……为中国人重新发现一种活的语言,已经使中国能够产生适应新时代的新文学作品,彻底革新小学读物及教学法,并使普及教育运动得以继续扫除文盲的计划。

——陶行知《1924年世界教育年鉴(中国篇)》

材料四   新中国教育大事年表节选

1951年教育部提出:争取十年内基本普及小学教育
195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中共八大提出:争取在12年内分期普及小学义务教育
1960年人大二次会议提出在十二年内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198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在80年代全国应基本实现普及小学教育的历史任务,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进而普及初中教育
1986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1994年国家教委发出《关于在九十年代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实施意见》
2001年中国政府宣布:我国如期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初长沙中等教育兴办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推行“壬戌学制”时中等教育的特色及背景。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20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主要目标与所做努力。
(4)根据材料,谈谈你对20世纪中国基础教育历史的认识。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