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论述题 较难0.4 引用3 组卷17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丘吉尔年表(部分)

1919年参加协约国最高军事委员会会议,提出成立俄罗斯问题委员会,主张对苏俄进行国际性干涉。
1926年,英国职工总会因矿工薪资问题举行全国大罢工,丘吉尔对待罢工态度强硬,建议用机关枪驱散罢工矿工。
19386月,丘吉尔所著《英国仍在沉睡》一书由哈拉普公司出版。10月,激烈抨击《慕尼黑协定》。
1940510日,就任英国首相。7月—10月,领导不列颠之战。
194211日,与美、苏、中等二十六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194635日在美国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铁幕”演说。

——摘编自(英)马丁·吉尔伯特《丘吉尔传》

材料二   1940年,日本要求英国关闭滇缅公路,断绝对中国的援助,因为害怕影响自己在南亚的殖民地利益,英国没有反对,立刻决定关闭滇缅公路三个月,签字的正是新任首相丘吉尔……罗斯福曾委婉地建议丘吉尔要从旧的殖民主义帝国思维中跳出来,他的回应是:我出任英国首相不是为了主持大英帝国的葬礼。

——摘编自张玮《丘吉尔的另一面》


提取上述材料中的相关信息,对丘吉尔政治家的形象加以阐释。(要求:表述成文、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1-22高一下·湖北襄阳·阶段练习
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雅尔塔举行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会议。

材料一       1944109日,我们(丘吉尔一行)抵达莫斯科……我说:“要想让俄国在罗马尼亚占据九成的优势,英国在希腊占有九成的发言权,英国和俄国应该做些什么?”我在半张纸上写道:(见右)。斯大林表示赞同。
……
(东线苏军)把那条宽广的战线打出了众多相连的断口,我们(指英美)在西面的战场到达了德国的边界。……三国(雅尔塔)会议即将开始,在此之前的战局就是上面这样。
罗马尼亚
俄 国……90%
其他国家 ……10%
希腊
英 国……90%
(与美国一致)
俄国 ……10%
南斯拉夫……5050%
匈牙利……5050%
保加利亚
俄国 ……75%
其他国家 ……25%

——摘编自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材料二   美国驻苏大使哈里曼曾指出苏联“及时参战(指苏联打败德国后对日宣战),有助于美国进攻日本本土计划的实施。”(雅尔塔会议中)罗斯福在远东问题上,采取了以退为进的手段,牺牲他国权益使苏联了却夙愿【注1】以换取苏联既对日宣战,又支持亲美的中国国民党政府,达到维持美、苏两家在远东的战略均势。

——摘编自刘同舜《战后世界历史长编》

1:苏联提出租借中国旅顺和大连、东北地区的中东铁路由中苏共管等条件。

材料三   关于联合国投票表决权的问题尚未解决,为此在雅尔塔会议上争论不休,都想在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中多占席位。苏联要求其两个加盟共和国,即乌克兰、白俄罗斯也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丘吉尔把英国的自治领(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国殖民地)列入联合国的创始国,而罗斯福反对。经过斡旋,最后同意了苏联在联合国享有三票的提案。关于联合国安理会投票程序事项的决议问题,实质上大国都拥有否决权。

——摘编自陶军《当代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

(1)依据材料一,概括雅尔塔会议的背景。
(2)阅读材料二、三,说明雅尔塔会议的影响。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20世纪30年代,温斯顿·丘吉尔反对对德国采取绥靖政策,谴责《慕尼黑协定》,主张加强军备,建立以英法联盟为核心包括苏联在内的反德同盟。1940年5月德军闪击西欧当日,他出任英国战时内阁首相,迅即把国民经济转入战时轨道。美军自敦刻尔克撤退和法国投降后,在英国孤军奋战的危难时刻,他以其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心,领导英国及英联邦国家人民进行反法西斯战争,在不列颠之战中击败德国空军,迫使希特勒放弃进攻英国的企图。          
1941年8月与罗斯福签署《大西洋宪章》,确定两国共同对德政策和战争目标。1941年12月与罗斯福举行华盛顿会议,决定建立美英参谋长联合委员会,以协调两国战略、共同使用两国资源和战略物资,参与起草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943年11月与罗斯福、斯大林举行德黑兰会议,决定1944年5月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并就战后欧洲秩序的安排和国际组织的建立进行讨论,签署《德黑兰宣言》和《德黑兰总协定》。1945年2月与罗斯福、斯大林举行雅尔塔会议,就分区占领德国、对德实施管制、波兰的边界划分和政府的组成、联合国安理会的表决程序等问题达成协议。
1946年3月5日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主张美英联合对抗共产主义,拉开“冷战”帷暮。
(1)根据材料,概括丘吉尔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主要活动。
(2)根据材料,指出丘吉尔的活动对当时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

国际关系的变化往往影响着世界局势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约1500年,……诸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的移居到了新的大陆。由于欧洲人在这一全球运动中处于领先地位,因此,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在一体的世界

——《全球通史》

(1)大约1500年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使得“诸种族不再互相隔绝”?这一事件对世界产生的最深远影响是什么?

材料二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中英美结成战时盟友。受美国政策影响,1942年10月英国决定就在华治外法权和有关其他特权问题与中国政府重开谈判,以求签订公平合理的新条约。但在英国提交的草案中未涉及九龙新界租借地问题。当时的英国外相艾登认为,英国如开归还殖民先河,将失去大部分土地,对英帝国造成沉重的打击。因而主张英国拒绝放弃,此建议获得战时内阁和丘吉尔首相的支持,英国政府表示将持强硬立场,甚至不惜牺牲新约。……在美国的干预下中国政府最终未能在抗日战争时期收回香港

——陈晋文《论中英香港问题的交涉(1927—1945)》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政府在抗日战争时期未能收回香港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1989年邓小平会见尼克松时说:“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2年,二十多年间,中美关系处于敌对状态,在您担任总统的时候,改变了这个状况。我非常赞赏您的看法,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以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区别……,我知道您是反对共产主义的,而我是共产主义者。”

(3)根据材料三指出从1949到1972年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对中国和国际形势分别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国应该如何应对当今的国际关系。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