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论述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7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中文字大意为:金陵(建康)兴建瓦官寺,僧众向各界善信筹款,在朝官员和当地名士都捐出一笔钱,多少不等,最多也不过十万钱。筹到顾恺之名下时,他在功德簿上写了“一百万”。过了一段时间,和尚到顾恺之府上催要捐款,顾恺之却胸有成竹地说:“请在庙里为我预备一面墙壁。”顾恺之闭门在墙上画了一幅维摩诘居士(古印度毗舍离地方的一位富豪,家有万贯,奴婢成群,是在家修行大乘佛教的名士)像,并嘱咐僧人说:“从明天起,可以让人来看壁画,第一天看画者每人要求捐资十万,第二天减一半,第三天以后皆随喜功德。”消息传出,看画者络绎不绝,很快就筹集百万钱。

——据启鸿艺术网《藏于英国博物馆的中国瑰宝》等整理


阅读材料,对材料中顾恺之身上所体现的“魏晋风度”加以阐释。(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1-22高二下·河北邢台·阶段练习
知识点: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敦煌悬泉置是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汉代邮驿机构遗址。20世纪90年代,考古工作者对悬泉置遗址进行了全面发掘。悬泉置由坞院、房屋、马厩等设施构成,其中坞院总面积2500平方米,院内有房间27个,常驻人员包括官吏、驻军、办事员等30余人。(图为悬泉置复原略图)考古人员在悬泉置遗址中发掘出6000余件生活用品,有竹木漆器、钢器、陶器、皮革、丝绸、毛麻织品等。从悬泉置出土的汉简文书有25000余枚,内容有皇帝诏书、国家法律、行政文献、驿站文书档案和工作记录等。出土汉简表明,《汉书·西域传》上记载的西域诸国如楼兰、于阎、康居、莎车等国的国王或使团都曾经在此停驻。悬泉汉简中还发现了“浮屡简”,以及《论语》《孝经》的一些残片。悬泉置遗址出土了460余件纸张,其中9件是写有文字的汉代残纸。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外发现的最早的书写纸。汉代“列邮置于要害之路”,形成了完备的邮、驿、亭、置系统。悬泉置始设于汉武帝时期,在汉代存续了200多年。从长安到敦煌,汉代里程简记载了46处停靠站点,每一处都应是具有类似悬泉置的功能和规模设施,负责传递朝廷公文和军情急报、接待过往官员和西域使者。

——摘编自《大汉帝国》等

悬泉置遗址考古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20世纪九十年代全国十大考古发现”。试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说明其理由(至少三个方面)。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