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5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威尔逊外交活动中最重要的应是他倡导并促成其建立的国际联盟。威尔逊外交的特征是利用美国独特的地缘政治地位及强大的经济实力,推行以集体安全为旗帜的政策,以一种貌似中间立场而实为超越欧洲列强之上的政策,来达到主宰世界的外交战略目标。虽然后来这一政策由于参议院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美国将自己排除在国联之外而成为历史的讽刺,但是国际联盟作为威尔逊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的影响超过了威尔逊的时代。

——摘编自韩莉《新外交·旧世界:伍德罗·威尔逊与国际联盟》

材料二   国际公法产生以来,国际社会成员尝试建立维持和平的工具。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一战后建立的国际联盟和二战后建立的联合国,这两个组织都致力于通过和平解决争端巩固外交。可悲的是国际联盟在两次世界大战间的国际关系中的作用轻如鸿毛。联合国作为和平工具的一种,《宪章》提供了综合性的争端解决机制,如,安理会建立以“权力”为基础的,包括最严厉的军事手段在内的有广泛选择的争端解决程序,大会和秘书长运用以“利益”为合作协调机制,以及联合国国际法院建立以国际法之下的“权利”为基础的司法解决程序。联合国的预防性外交和行动,避免了许多将发生的战争,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世界冲突减少40%。

——摘编自史国普《联合国框架下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的历史探源》


(1)根据材料一,指出建立国际联盟的会议名称及美国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联合国解决国际争端的主要措施。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在解决国际冲突方面所发挥作用的差异。
21-22高一下·福建莆田·期末
知识点:一战后的国际秩序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一战后秩序的安排主要是通过英、法、美之间的博弈实现。博奔的结果是成立国联并由英国和法国主导。国联的建立标志着全球安全治理模式的一大进步。它成立于1920年,是《凡尔赛条约》签订后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曾拥有58个成员国。其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该组织在形成决议时要求“全体一致”,这使其失去了对侵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


   

成立于1945年,是《联合国宪章》签订后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现有193个会员国。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它将制裁侵略的权力集中于安理会,在形成实质性事项的决议时,需要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联合国大会和秘书长以“利益”为合作协调机制,联合国国际法院建立以国际法之下的“权利”为基础的司法解决程序。这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联合国的预防性外交和行动,避免了许多将要发生的战争,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世界冲突减少40%


(1)依据材料,指出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在宗旨和性质上的相同之处。
(2)依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国际联盟在全球安全治理方面的局限性。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3)依据材料,为争取和平解决国际争端,联合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进入20世纪后,国际组织有了较大发展,国际社会的集体安全制度开始受到重视。第一次世界大战极大地破坏了国际法,使国际法面临严重危机。然而,国际法并没有消亡,它仍然随着国际关系的演变而继续发展。国际联盟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常设国际法院的诞生,这是国际司法制度的一种进步。开始出现的广泛强制仲裁体系,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早在1920年,国联行政院的一个决议就表明,国联成员国中立的概念并不符合如下原则:所有成员国在实施针对盟约违反国的行动方面有合作的义务。1934年,国际法协会通过了《非战公约》的解释条款,并指出,在交战双方都违反该公约的情况下,可以免除中立国的传统法律义务。

——摘编自杨泽伟《国际法发展的历史分期》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法,虽然规定了禁止侵略战争,但是它既没有设立有效防止战争的机制,也没有详细规定发动和进行侵略战争的责任。在二战进程中,同盟国开始着手制定追究侵略责任、严惩反和平罪行和战争罪行以及反人类罪行的规范,并建立实施了这些规范的机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国际组织的大量涌现,特别是联合国的成立,国际组织的国际法主体资格问题,得到了各国政府和国际法学者的普遍认同。由于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海洋法、航空法、空间法和国际人道法等方面的发展,传统战时中立的权限已经发生了变化,有些方面扩大了,而另外一些方面则受到了限制。与现代国际法中的《国际联盟盟约》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宪章》中的集体安全制度有了显著的进步。国际法院于1946年在海牙设立,国际法院的裁判实践,对国际争端的解决与国际法的发展有较大影响。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以来,国际法院的判决基本上反映了国际正义力量的主张,其咨询意见也常被当作国际法的权威解释广泛引用。

——摘编自杨泽伟《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现代国际法发展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法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对现代国际法的影响,并谈谈你对国际法的认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完成下列要求集体安全是一种保障所有国家生存与国际和平的制度

材料一 根据传统国际法的理论与实践,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和解决国际争端的强制手段,是被承认的,是合法的。进入19世纪末,这种传统观念逐步被否定。1899年海牙会议缔结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虽然没有从法律上否定战争,但是规定各国应尽力免除诉诸武力,而用和平手段解决纷争。1907年海牙和平会议进一步对战争权利加以限制,并对干旋、调停、国际调查作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作了较详细的规定。1919年的《凡尔赛和约》设立了追究战争犯罪的内容。1920年的《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将战争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或依司法解决之前三个月内不得从事战争。1928年订立的《非战公约》,第一次从法律上明确否定了“战争权”的合法性,也成为制止侵略战争的重要法律依据。

——摘编自刘长敏《论海牙和平公约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反法西断同国的首脑相继在开罗、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等地召开会,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形成了战后国际秩序,史称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具有相当的历史进步性,双方的决策者都认为要尽力进免冲突,要争取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于是和平共处便实际成为他们指导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原则正式纳入了国际关系体系。雅尔塔体系所倡导的和平民主独立的原则对战后世界平民主独立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来说,它决定了世界战后的和平发展,体现出人类呼唤世界和平与要求共同发展的时代特征。

——摘自徐蓝《试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战前后国际社会对战争态度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雅尔塔体系为“人类呼唤世界和平与要求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3)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构建集体安全体系的看法。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