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论述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6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工业化时期苏联所引进的技术项目中,70%以上是美、德两国提供的。1931年,苏联向国外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设备出口总量的1/31932年上升到1/2左右。与此同时,苏联高薪聘请大批外国专家和技工,1932年在苏联各地工作的外国技术人员约2万人。19291931年,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派遣2000多人出国考察、实习和留学,还订购了大量外国技术书刊。然而,苏联在利用西方先进技术装备时,指导思想上还存在很大的片面性,主要表现在将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同加强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截然对立方面,因此,尽管苏联在实际上引进了众多的建设项目,但在理论上始终不承认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开放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在实践中也始终没有形成一个对外开放的坚定政策。

——摘编自陈之骅、吴恩远、马龙闪《苏联兴亡史纲》


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现代史的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21-22高一下·河南·阶段练习
知识点:苏联的工业化 斯大林模式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新政最常见的批评是指责它未能有效地复兴和发展美国经济。然而新政对美国经济发展和经济活动方式产生了多方面的长期影响。它都提高了工人、农民等新劳动群体的地位。它对西部、南部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它增加了联邦政府的管理功能,协助稳定了以前问题众多的股票市场、银行系统筝领域。它还制定了新的联邦财政方针,使政府在战后有效地推动和管理了经济的增长。新政还通过各种救济计划——特别是社会保障体系为联邦福利国家奠定了基础,彻底改变了政府不愿为穷人提供官方资助的传统态度。

——摘编自【美】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14921997)》

材料二   到1931年初,苏联接受外国技术援助的项目已达124项,其中大部分是由美、德提供的。1931年,苏联向外国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设备出口量的三分之一,而1932年则上升到二分之一左右。1932年,在苏联工作的外国技术人员约2万人。为了实现经济上的独立自主,苏联还必须培养出能够掌握先进技术和装备的本国专家。斯大林于1931年2月提出“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1935年提出“干部决定一切”的口号:要有精通并十分内行地运用这种技术的干部。苏联在利用西方先进技术装备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在指导思想上有很大的片面性,即把独立自主同加强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截然对立起来,在实践上也没有形成一种坚定的对外开放政策,引进外国先进技术装备不过是权宜之计。

——摘编自齐世荣等《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是20世纪20~30年代苏联大事年表。


年份事件
1929年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专门设立外国咨询局,负责引进技术工作;10月签订70多个外国技术援助协议
1930年联共(布)十六大通过“进一步推广……聘请外国工程师、技师和熟练工人的做法”的决议
1931年全世界机器出口的1/3销往苏联
1932年全世界机器出口的1/2销往苏联;在苏联工作的外国专家近2000人,技术人员10000多人;共派遣2000多人次出国考察、学习,购买外国技术书刊
1933年苏联和美国正式建交;苏联向西方国家贷款总额高达14亿卢布;与外国签订“技术援助协议”124个
1934年苏联加入国际联盟

——据《苏联经济史》《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整理

材料二   苏联工业化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模式,其特点是:通过国家职能部门制定计划,以增强国防实力为目标,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以国营企业和集体化农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这种类型的工业化伴随着高度的独立自主,带有强制性……以牺牲农业的利益来达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粗放型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钱乘旦等著《世界现代化进程》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20~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为苏联工业化的开展创造了哪些有利条件?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工业化的特点。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1933年与1928年相比,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44%,德国下降45%,法国下降25%,英国下降20%。……苏联的生铁产量从1928年的330万吨增加到1932年的620万吨,钢产量从430万吨增加到590万吨,轧钢生产从340万吨增加到440万吨。机器制造业的水平也达到世界第二位。

——摘编自《回望1929:苏联何以成大萧条中的大赢家》

材料二   在苏联,约有2/3的大型企业是在美国的帮助或技术援助下建成的……其余的,也大多是在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技术援助下建立的。1931年,美国出口的机器设备中,有50%是卖给苏联。19291930年,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70%是销往苏联,到1932年这个数字为90%1931年,世界机器出口总量的30%是销往苏联,1932年这个数字上升到50%

——摘编自[]萨顿《西方技术与苏联经济的发展(19301945年)》

材料三   与机器设备的进口一样,苏联在一五期间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规模也是空前的还在1928年时联共(布)中央就提出要有系统地吸收外国专家到我国企业中工作利用外国的技术帮助来解决某些任务……扩大并改进不断派遣我们的专家出国学习最新技术成就的工作,19291931年,苏联先后从德国、奥地利、英国、意大利、美国、芬兰、日本、挪威、瑞典、丹麦、比利时、法国等十几个国家的私人银行获得贷款,到1933年底,苏联获得的贷款总计已达14亿卢布。

——摘编自姚海《19291933年苏联与西方的经济关系》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出现经济差异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苏联实行的对外经济举措。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能给我们提供的借鉴。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