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9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排外主义在美国存在了将近一个世纪后,在19世纪末由民间运动发展为一股要求限制移民的政治势力,渗入到美国移民政策中,成为了国家政策。1882年通过了《排华法案》,1897年到1917年,国会又迫于“限制移民联盟”的压力,要求对移民强制进行读写测试,后来这一条也成为了法律。1921年,美国又出台了《1921年移民法》,这部新的移民法规定,除了对移民强制进行读写测试,还对各国每年的移民数额进行限制,即每年各国移民美国的人数是1910年人口普查时该种族在美国人口的3%,这就意味着,之前已受到移民法限制而在美国人口中所占比例较小的非西欧民族受到了更严格的限制。

——瞿茜、李其荣《论二战前美国移民政策中的排外主义》

材料二   二战期间尤其是美国参战后,为了满足国内对劳动力的迫切需求,1942年,美国先后同墨西哥等国签订了引进劳动合同的协议。同时,鉴于中美同盟、抗击日本,1943年,废除了所有的排华法案,每年给予中国105名移民限额。二战结束后,美国决定把移民制度同共产党的实际策略对立起来。1952年颁布的《外来移民与国籍法》中加强了对移民的政治甄别和管理,禁止共产党人入境。20世纪60年代,随着黑人民权运动的高涨,美国颁布《外来移民与国籍法修正案》,禁止任何政府官员以国籍、种族和宗教为由歧视移民。该法案生效后,引发了包括中国人在内的移民美国的热潮。1990年颁布了新的移民法,进一步放宽移民的限制。

——摘编自梁茂信《美国移民政策研究》

材料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资金、信息、技术、劳动力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洋插队”到90年代的“闯东欧”,中国海外移民人数发展迅速。20002005年,美国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移民潮,有35.5万中国人移民美国。海外移民的增长,迅速改变了海外华人的结构,其从业范围也在向多元化发展。1993年完全放开自费留学以后,出国接受国际化教育的中国学生大幅度增加。据教育部统计,自1978年至2004年底,中国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81.49万人,留学国别108个……截至2018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到585.71万人,其中365.14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海外留学生归国人数呈增长趋势。

——摘编自《移民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美国排外主义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导致美国移民政策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8年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1-22高二下·黑龙江鹤岗·阶段练习
知识点:人口问题与人口迁移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印第安人原来的人数在2000万左右。就整个新大陆来说,据估计在哥伦布来到后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做杀手的头把交椅。

——摘编自(美)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

材料二   排外主义在美国存在了将近一个世纪后,在19世纪末由民间运动发展为一股要求限制移民的政治势力,渗入到美国移民政策中,成为了国家政策。1882年通过了《排华法案》,1897年到1917年,国会又迫于“限制移民联盟”的压力,要求对移民强制进行读写测试,后来这一条也成为了法律。1921年,美国又出台了《1921年移民法》,这部新的移民法规定,除了对移民强制进行读写测试,还对各国每年的移民数额进行限制,即每年各国移民美国的人数是1910年人口普查时该种族在美国人口的3%,这就意味着,之前已受到移民法限制而在美国人口中所占比例较小的非西欧民族受到了更严格的限制。

——瞿茜、李其荣《论二战前美国移民政策中的排外主义》

材料三   二战期间尤其是美国参战后,为了满足国内对劳动力的迫切需求,1942年,美国先后同墨西哥等国签订了引进劳动合同的协议。同时,鉴于中美同盟、抗击日本,1943年,废除了所有的排华法案,每年给予中国105名移民限额。二战结束后,美国决定把移民制度同共产党的实际策略对立起来。1952年颁布的《外来移民与国籍法》中加强了对移民的政治甄别和管理,禁止共产党人入境。20世纪60年代,随着黑人民权运动的高涨,美国颁布《外来移民与国籍法修正案》,禁止任何政府官员以国籍、种族和宗教为由歧视移民。该法案生效后,引发了包括中国人在内的移民美国的热潮。1990年颁布了新的移民法,进一步放宽移民的限制。

——摘编自梁茂信《美国移民政策研究》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指出这种现象对人口迁移的重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美国排外主义的特点及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导致美国移民政策变化的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隋唐首都长安,是一座拥有近百万人口的东方世界大都会,许多国家的使节、学者、商人、僧侣聚集在这里。由于“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政治观念淡薄和少有排外心理,接踵而至的外国使者受到唐朝的特别优待,武则天曾诏令“善国使入朝,其粮科各分等第给,南天竺、北天竺、波斯、大食等国使者,宜给六个月粮”。长期居住长安的少数民族和外国人达到万家以上,许多人广置田宅,生儿育女,有的还被唐朝授予官职。由于唐代的稳定和强大,当波斯被大食吞灭时,波斯王选择投奔长安,在长安度过自己的晚年。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20世纪20年代,美国实行移民限额制度,严格限制外来移民。经济大危机爆发后,政府实行更严格的限制政策,甚至将50万墨西哥移民逐回墨西哥。二战期间尤其是美国参战后,为了满足对劳动力的迫切需求,1942年,美国先后同墨西哥等国签订了引进劳动合同的协议。同时,鉴于中美同盟、抗击日本,1943年,废除了所有的排华法案,每年给予中国105名移民限额。二战结束后,美国决定把移民制度同共产党的实际策略对立起来。1952年颁布的《外来移民与国籍法》中加强了对移民的政治甄别和管理,严禁共产党人入境,授权司法部驱逐那些危害或威胁国家安全的外侨,由此13万外侨被驱逐出境。20世纪60年代,随着黑人民权运动的高涨等,1965年,美国颁布《外来移民与国籍法修正案》,禁止任何政府官员以国籍、种族和宗教为由歧视移民。该法案生效后,美国入境移民猛增。移民人数的猛增并没有促使政府关闭国门,相反1990年颁布了新的移民法,进一步放宽移民限额。正如1986年里根总统在致国会的报告中指出的那样:“外来移民为其他工人增加了就业机会并提高了生活水平。”

——梁茂信《美国移民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唐朝对待少数民族和外来民族的态度与政策,分析形成这种态度与政策的原因,并指出对唐朝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美国移民政策变化的几方面趋势,结合史实分析影响美国移民政策变动的因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