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6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县人,受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和近代思想家康有为的启示而步入画坛。1919年起留学法国,师从精于古典画风的达仰。1938年,他创作了《负伤之狮》,画中双目怒视的负伤雄狮在不堪回首的神情中,准备战斗、拼搏,蕴藏着坚强与力量。这是一幅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画作。1940年他创作的《愚公移山图》,既有中国画线条的白描勾勒,又有油画透视关系和明暗效果的体现,这是一幅生动有力的人物群像图,画面动静结合,画中人物既各司其职又协同劳作,体现了人们众志成城的决心。新中国成立后,他从解放区的美术创作中看到了自己过去的不足,深入人民生活,表现战斗英雄、劳动模范和革命领袖人物,为自己开拓了崭新的创作领域。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有《战斗英雄》《毛主席在人民中》《劳动模范》等。

——摘编自洪再新《中国美术史》


(1)根据材料,分析时代印记对徐悲鸿艺术创作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徐悲鸿艺术创作的历史意义。
2022·全国·模拟预测
知识点:其他人物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徐悲鸿(18951953年),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之一,出生于今江苏宜兴,父亲是私塾先生,能诗文,善书法,自习绘画,常应乡人之邀作画。1918年,徐悲鸿接受蔡元培聘请,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并深受新文化运动思潮影响,树立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1919年留学法国,考入巴黎美术学校,接受正规的西方绘画教育,后又转往德国、比利时研习素描和油画,长达八年的旅欧生涯,塑就了他此后一生的审美意趣,创作理念和艺术风格。1927年回国后,相继担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等职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首届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徐悲鸿长期致力于美术教育工作,坚持现实主义艺术道路,不仅创作了《田横五百士》《九方皋》等一系列对现代中国画、油画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优秀作品,还善于发现和团结众多美术界著名人士,培养的学生也人才辈出,许多已成长为中国美术界的中坚骨干。

——摘编自肖霄《浅谈徐悲鸿绘画艺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悲鸿成为中国近现代杰出画家和美术教育家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徐悲鸿身上体现的时代精神。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