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填空题 较易0.85 引用1 组卷13
“国运兴衰,系于______
“文革”使中国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整个民族文化素质下降,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文革结束后,邓小平提出教育应优先发展的思想,把发展科技和教育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______、面向______、面向______”,成为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
1986年《___________》颁布,教育立法取得进展
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实施“____________”战略,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作用: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①教育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事关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当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原因,我国科技教育水平在整体上还不高。“文革”对教育干扰与破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教训。
②重视和发展教育是应对国际竞争的挑战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今世界激烈的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较量,以经济和科技实力尤为重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成为各国发展经济提高国力的主要手段,而科技的发展必须靠教育培养人才。
2022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知识点:教育的复兴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95年,党中央分析世界科技革命的发展进程,并针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作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决策。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党的“十五大”强调,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实现我国技术的跨越。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指出,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材料二日本1952——1961年经济增长模式为:经济增长(100%)=劳动增长+资本增长(33.4%)+科学技术(66.6%)

材料三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发展科技成为各国提升国力的主要手段,而科技的发展要靠人才。因此,许多国家把发展教育定为战略要务。各国比较一致的作法是:加大投资;加强基础教育;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向两头延伸;推进教育形式和手段的现代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简述教育、科技、经济之间的关系。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经济现象?说明了什么?

(3)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当今教育和经济战略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教育大事记

时间

教育大事件

1949年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决定教育要“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为当前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

1952年

教育部进行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并新建钢铁、地质、航空、水利等专门学院,重视发展中等专业学校。同年,全国范围的扫盲运动展开。

1961年

“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三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方针确立。

1977年

邓小平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同年秋,党中央决定恢复高校招生考试。

198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颁布,随后教育成为除经济之外立法最多的领域,教育法律体系基本框架初步建立。

1983年

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

1992年

十四大提出:“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995年

“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启动实施。

2002年

十六大确定“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

2018年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据王亚晶《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的百年演进与时代精神的教育追求》等文整理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邓小平

材料二 科技的进步、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材料三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继续坚持好、落实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方针,大力倡导尊师重教,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

                                                              ——胡锦涛在优秀教师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邓小平的“三个面向”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提出的?
(2)材料二和材料三对教育发展的认识是什么?
(3)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