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14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早在乾隆时,山西商人资本“百十万家资者,不一而足”。因为山西商帮多数从事长途贩运,所以商品流转和资本周转慢,垫支资本大,在资本,不足的情况下,就需要向社会借贷。例如山西商人贩运福建武夷茶,或安徽霍山茶,经水陆之途运销至北京、蒙古草原、乌里雅苏台、西北兰州、新疆伊犁、塔尔巴哈台等地,路程数千里,资本用量大,周转慢,需要大量货款。山西商帮首先创办了账局,经营存放款业务。晋商商号遍布全国各地,形成一定规模的商业网络。而各地商号的盈利,均须解回山西总号,统一结账分红,同时总号与分号之间,也会发生资金调拨,过去对此均采用由镖行保镖运现银形式,但是由于乾嘉以来社会极不安宁,于是以汇兑形式出现的山西票号就产生了。19世纪70年代,由于外商压价,丝茶发生危机,华商亏损倒闭。在苏州、汉口的票号倒账数十万。倒账,意味亏损或亏空,一旦发生挤兑,就必然会因放款收不回来而倒闭。虽有中国通商银行、浙江兴业、四明等十几家商业银行的成立对山西票号都构成了竞争威胁,但票号的主要竞争对手还是官商合办的户部银行、交通银行和一些省办的银钱行号。

——摘编自纪录片《票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山西票号盛行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票号所遭遇的危机并分析其根本原因。
2022·河北沧州·模拟预测
知识点: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表现和影响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乾隆时,山西商人资本“百十万家资者,不一而足”。山西商人贩运福建武夷茶,或安徽茶,或湖广茶,经水陆之途运销至北京、归化城、张家口、蒙古草原、和西北兰州、新疆伊犁等地,路程数千里,资本用量大,周转慢,需要大量货款。晋商商号遍布全国各地,而各地商号的盈利,均须解回山西总号,统一结账分红,同时总号与分号之间,也要发生资金调拨。由于乾嘉以来社会极不安宁,为了解决运现银问题,于是以汇兑形式出现的山西票号就产生了。
——根据百度搜索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晋商创立票号的原因。(照抄原文不得分。)
材料二
亚洲开发银行创建于1966年。截至2013年底,亚行有67个成员,其中48个来自亚太地区。在投票权上,日本和美国并列第一,拥有一票否决权,中国第三位。要获得贷款,都要在政府透明度、意识形态等方面通过考核,还有环保、雇佣、招投标等方面的多种要求。各种考核动辄需要一两年。2015年12月11日亚行批准向中国提供3亿美元的贷款,帮助中国解决首都北京及周边地区的空气污染问题,这是首次向中国提供政策性贷款。
——根据百度搜索整理
(2)根据材料二,说明亚洲开发银行的职能是什么?,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评析亚洲开发银行。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乾隆时,山西商人资本“百十万家资者,不一而足”。山西商人贩运福建武夷茶,或安徽茶,或湖广茶,经水陆之途运销至北京、归化城、张家口、蒙古草原、和西北兰州、新疆伊犁等地,路程数千里,资本用量大,周转慢,需要大量货款。晋商商号遍布全国各地,而各地商号的盈利,均须解回山西总号,统一结账分红,同时总号与分号之间,也要发生资金调拨。由于乾嘉以来社会极不安宁,为了解决运现银问题,于是以汇兑形式出现的山西票号就产生了。

——根据百度搜索整理


材料二
票号的创办、发展、衰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中国金融发展的历史。日升昌总号在咸丰十年(1860)十二月十八日给汉口分号的信中写道:“昨接成重两处来信,军务甚是紧急,成都左近四面贼匪扰乱不堪,兼之省城勒逼捐输(指政府因财政拮据,巧立“捐输、报效”等名目向商人搜刮钱财),以滞生意之家,实难存站。……即着成伙速归重号,暂行躲避。”曾任票号经理的李宏龄说:“乃自甲午、庚子以后(票号)不惟倒欠累累,即官商各界生意亦日见萧疏。推其缘故,固由于市场空虚,亦实以户部及各省银行次第成立夺我利权,而各国银行复接踵而至,出全力以与我竞争。”

——摘编自张正明、邓泉《平遥票号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晋商创立票号的原因。(照抄原文不得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票号衰败的主要原因。(照抄原文不得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朝代粮食亩产水平
(市斤)
人均粮食占有量
(市斤)
全国耕地面积
(亿市亩)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
春秋战国91(全国)614.82.394%
秦汉117(全国)1048.355.7294%
魏晋南北朝122(北方)
215(南方)
1167.73.8590%
隋唐124(北方)
328(南方)
1450.926.4290%

——卜风贤《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至隋唐农业发展的趋势。

材料二   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民窑不过20座。但官窑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很快衰落下去。为完成上贡任务,只好改行“官搭民烧”,由民窑烧造,官府给予报酬。与此同时,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迅速崛起,明末达到二三百座,窑身比官窑大三四倍。清代御窑仅6座,沿袭“官搭民烧”,到乾隆以后更加衰败。而民窑的规模和产量都远胜官窑,工艺水平也大为提高,产品畅销海内外。


(2)材料二反映出手工业生产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   苏州“东北半城皆居织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机工受值。”

材料四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唯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清·雍正帝

清乾隆年间规定:“凡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具发边卫充军。”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3)材料三表明,苏州丝织业出现新的经济因素,指的是什么?从材料四可以看出,其成长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

材料五   在乾隆时,山西商人“百十万家资者,不一而足”。山西商人贩运福建武夷茶,或安徽茶,或湖广茶,经水陆之途运销至北京、归化城、张家口、蒙古草原和西北的甘肃兰州、新疆伊犁等地,路程数千里,资本用量大,周转慢,需要大量货款。晋商商号遍布全国各地,而各地商号的盈利,均须解回山西总号,统一结账分红,同时总号与分号之间,也要发生资金调拨。由于乾嘉以来社会极不安宁,为了解决运现银问题,以汇兑形式出现的山西票号就产生了。


(4)根据材料五,概括晋商创立票号的原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