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14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绥靖政策的含义。

材料一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地区后,国际联盟派出以英国人李顿为团长的调查团赴东北调查。李顿调查团既确认日本侵占中国领土,但又说中国的革命运动使日本受害较其他国家为大,并据此认为日本有欲谋阻止满洲被利用为攻击日本的根据

——根据人教版《战争与和平》整理

2022高三下·浙江·专题练习
知识点:二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巴尔干半岛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也是多事之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卫城的建筑并没有沿着某一条中轴线对称,而采用一种完全不对称的群体空间构成形式,呈现出一种看似自由灵活的布局特征。不同于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通过中轴对称营     造出一种威严壮观的气势,雅典卫城希望通过这样一种独特方式来表现建筑群的气势。……在雅     典卫城中,可以看到帕特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这些古希腊建筑的柱式比例、尺度以及建筑群     布局方式都带有强烈的人性意识,体现对人的尊重。帕特农神庙距离山门入口的距离 80 米,是为了让人进入卫城能够有对帕特农神庙最舒适的观赏条件。……雅典卫城的建筑师们在对人体尺     度、人观赏建筑的视觉效果以及心理感受等与人相关的因素做了很多考虑。

——孙迪《古希腊雅典卫城群体建筑布局手法研究》

材料二 巴尔干半岛以其联结欧亚大陆和扼制两河六海而成为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地区。故从罗马帝国开始,该半岛就处于欧亚大陆诸帝国的交相争夺之下。从十四世纪奥斯曼染指该半岛     后,奥匈帝国、沙俄帝国和其他西方列强便纷纷加入对该半岛的争夺之中。在诸帝国意想争夺的     过程中,该半岛不仅受到民族大迁徙的影响而造成了民族成分复杂性(仅南斯拉夫的主体民族就有 6 个……而非主体民族则更多),而且也在不同宗教的影响下形成了天主教、东正教和伊斯兰教的交汇区。……帝国有机可乘,染指其间,不断挑起和利用民族与宗教矛盾,……以此来分化     该半岛各民族在反抗帝国统治斗争中的联合。

——郝时远《帝国霸权与巴尔干火药桶》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析“雅典卫城洋溢着浓浓的人文精神”。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巴尔干成为“多事之地”的原因。结合所学,举出该地“多事”的具体事例两例。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的对德政策。分析《慕尼黑协定》产生的影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