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16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南宋乾道四年(1168)春夏之交时,闽北灾情十分严重,崇安知县邀请朱熹等人商议救灾赈粜之策。朱熹积极出谋划策,在动员豪绅富户拿出家中存粮以平价赈济灾民的同时,还向官府借了600石米来赈济饥民,这一措施使百姓暂时度过了大灾之年。第二年,朱熹在官府的支持下,建立五夫仓用于储藏粮食,仓中粮食是劝捐或募捐得来的,存丰补欠。五夫仓竣工之后,朱熹举荐里中德高望重的四位老乡共同管理,制定了《五夫仓规》,家乡百姓深受其益。邑人为了纪念朱熹这个惠民善政,遂改称“五夫礼仓”为“朱子社仓”。后来,朱熹在浙东常平茶盐公事任上之时,因浙东逢荒年,饥民遍野,宋孝宗派他回浙东赶办救荒大事。朱熹不负上(圣)望,当年尽缓灾情,使饥民无断炊之忧。为了进一步办好社仓,朱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一个《社仓事目》,并呈请皇上批准推广各地。后来人们把《社仓事目》连同“五夫社仓”的经营管理办法统称为“朱子社仓法”。朱子社仓历代重修不辍,至今仍保存完好。

——摘编自刘永加《宋代名臣的社会救助事业》


(1)根据材料,概述朱熹在宋代社会救助领域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朱熹在社会救助领域能够做出贡献的原因。
2022·河南·模拟预测
知识点:其他人物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南宋朱熹在继往圣绝学的同时,还积极关注民生救济。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绍兴十八年进士第。淳熙五年,除知南康军,至郡,兴利除害。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旧,为《学规》俾守之。尝谓圣贤道统之传散在方册,圣经之旨不明,而道统之传始晦。于是竭其精力,以研究圣贤之经训。所著书皆行于世。熹没,朝廷以其《大学》《语》《孟》《中庸》训说立于学官。平生为文凡一百卷,生徒问答凡八十卷,别录十卷。

-摘引自《宋史·道学二》

材料二   朱熹于乾道七年(1171年),在中国福建崇安(今武夷山市)开耀乡五夫里创办“五夫社仓”,并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订了一个《社仓事目》,于淳熙八年(1181年)呈请南宋孝宗皇帝批准“行下诸路州军”。此后,社仓也就成为农村储粮备荒及社会救济的主要形式。朱熹这么做,其目的是“惠活鳏寡,塞祸乱源”,即救灾扶贫,使黎明百姓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

-摘编自张品端《朱熹与社仓法》


(1)根据材料一,概述朱熹在儒学教育方面的贡献。结合所学,用一句话概括朱熹在儒学史上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以“五夫社仓”为例,概括古代社仓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概述宋朝以后社会救济中出现变化。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