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7 组卷20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汉建国之初,刘邦为防止同姓诸侯王坐大谋反,欲以“孝”道牵制诸侯王觊觎皇位之心,却没能及时具体施行。汉文帝即位后,决定从心理层面教化民众,他把《孝经》提到与《论语》和《孟子》同等高度,并列为官学,使之成为社会教化的方式。他又颁布“养老令”,通过受鬻法对年迈者给予衣食方面的供应;通过赐物存问对八九十岁的老人赏赐帛絮和酒肉等日常物品,以表示对高龄老人的尊重与慰问。汉文帝对具备一定年龄条件、政治地位的老人赐予王杖,给予一定的政治、经济和法律等方面的特殊待遇。汉文帝通过法律手段推行“孝老”与“尊老”,举孝廉入仕,对不孝者严惩,形成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

——摘编自徐鑫鑫、岳燕雪《汉文帝孝亲养老政策探析》


(1)根据材料,概括汉文帝养老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汉文帝的养老政策。
2022·四川雅安·三模
知识点:其他改革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有尊老敬老的传统。《礼记·祭义》曰:“先王之所以治天下者五:贵有德、贵贵、贵老、敬长、慈幼。”汉朝推行“以孝治天下”,对养老问题非常重视。据从甘肃武威汉墓中出土《王杖十简》和《王杖诏令册》记载,西汉年满七十岁持有“王杖”者,享有种种特权,如规定王杖持有者享有比六百石官员的政治待遇。汉代诸帝都不时颁布赐“高年”者帛、米、酒、肉等的诏令,还有免除年长者家人的赋役等措施。微博认为,唐朝制定了“侍丁”制度,即留侍父母亲人的丁男,“侍丁”的选择是先尽子孙,次取近亲,享有免除赋役、暂缓行刑等待遇。宋代将起源于南北朝的“养老院”制度进一步发展推广,“居养院”“养济院”,都是官方兴办具有慈善性质的养老院。同时民间养老院也普遍兴起,出现了用个人资财建立的民间性质的养老机构。清朝除了继承前朝的各种养老措施,还多次在紫禁城举办“千叟宴”,参与宴会老人感受到了被帝王和国家尊重的无上荣光。历朝历代法律对不赡养老人、虐待遗弃老人的“不孝”行为都有明文规定,除了道德舆论的谴责,更严重的还有法律的惩戒。汉代律法规定可处“弃市”之刑,唐代律法规定可处“绞刑”,《大清律》规定要处以徒刑。

——摘编自孙津华《中国古代养老制度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养老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养老制度实施的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时期就要求“惟察惟法”,防止官吏在司法活动中枉法裁判。法家提出“事断于法”“援法断罪”的主张;提出“刑无等级”“法不阿贵”的思想,强调“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强调一断于法,赏善罚恶都要一视同仁。《周礼·秋官》有“三赦之法”,即对年少体弱的人、七八十岁的老人及智力有障碍的人采取宽宥政策。秦汉以后建立了一系列保护鳏寡孤独、老幼妇残的恤刑原则和法律制度。

材料二 中华传统法律文化崇尚人际和谐,“不能使民无讼,莫若劝民息讼”。通过道德教化劝民止讼,通过定分止争促民息讼,从而实现和睦无争、礼义有序的社会状态。西周时期形成的明德慎罚思想,既倡导敬德、重德、保民、惠民,又主张刑罚得中、避免滥刑。西汉时期确立的“德主刑辅”思想,强调“厚其德而简其刑”“大德而小刑”。唐代主张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治理国家和社会要把德礼教化与法律惩罚结合起来。唐代颁布的《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

——以上材料摘编自夏锦文《中华法制文明具有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华法系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华法系的地位及其现实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时期,英国王权弱小,教会承担了养老救济的主要工作。教区教会经常给贫困老人以实物援助,至于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不是救济工作要考虑的主要问题。……在中国古代,孔子强调“孝”是一种家庭责任,是对人的基本道德要求。根据这一思想,汉朝至清朝的中央政府都颁布法规,严惩子女的不孝行为,规定对年老父母要养敬并重。各级政府经常举行一些敬老礼仪活动,如清朝的“千叟宴”,旨在示范引导,弘扬敬老养老思想。在家庭承担养老责任的基础上,政府也实行一些保障老人权利的政策,如汉代《王杖诏令册》规定60岁以上者,免除赋税;唐朝根据《大唐律》,在全国建立“大疾馆”“孤独园”“悲田养病坊”等养老慈善机构。
材料二     1834年,英国设置济贫院,主要由政府承担保障老年人的生活物资救济工作。二战”后,英国议会通过以《国民保险法》为核心的一系列保障社会福利的法案,重视老年人的物质保障和精神健康。同时,加快私人养老金建设,发挥个人、国家、社会等多种力量的作用,使英国养老制度逐步得到完善。

——摘编自赵小妹《中英文化差异在养老问题上的体现》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与中世纪时期的英国相比,中国古代在解决养老问题上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英国近代以来养老救济政策的变化及背景。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